王琼琼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福建 泉州 362500)
摘要:教育信息化使得智慧教育平台得到了普及,依托平台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合适的学习资源,也能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并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制定出针对个人的学习方案,进行个性化教学.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是依托智慧教育环境下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一次实践.
关键词:智慧教育环境;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了“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目前我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已经投入使用,智学网等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也在各个学校得到已经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和新课程及新高考的改革,也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直观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并能结合自身的教学智慧,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技术不仅是工具,也是数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因其经济又环保,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使用.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假如在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你能用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来刻画盛水筒(视为质点)距离水面的相对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吗?
要建立一个动态数学模型,首先应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形,接着去要思考这个模型涉及的变量、定量及初始置.
请思考一下,在筒车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哪些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些量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并思考将初始位置定在何处会合适.
.jpg)
学生若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自学有困难,可点开答疑视频,观看解析.教师可以在后台看见“查阅”情况.并对“未查阅”的学生进行提醒.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能使得预习形式多元化,甄选的材料能提高了预习的效率;常规的预习,往往无法掌握学生的自学效果,而这一节课的内容,通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很适合编制网络测试题,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依托智慧教育环境进行自主探究
(1)研究思路的确立
.jpg)
(2)借助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数学规律
第一阶段中研究三个变量对图象的影响,其研究轨迹是一样的.教师仅需示范“的变化对函数

图象的影响”,另外的几个变换便可采用相同的思路,让学生借助数学软件,类比研究,自主总结规律.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有了“技术”就削弱老师的地位与作用.因为,学生盲目地操作并不能促使他们进行“数学式地思考”.教师讲授的作用应当发挥在最重要的地方,即示范如何从“形与数”两个维度认识图象变换的本质.
“互联网+”的时代,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取资源、或根据自身情况寻求不同的教育方式(如网络在线课堂);智慧教育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形式、不再受课堂制约,教师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制定出针对个人的学习方案,进行个性化教学.只有对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任燕巧. 智慧教育环境下数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D]. 2019.
[2]石才明 李云杰.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运用[J]. 福建中学数学, 2020(7):45-48.
(本文系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县域智慧教育环境下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QJYKT2019-2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琼琼(1984.7)女,汉族,福建泉州人,高中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