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庭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开展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许升
[导读]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如果缺乏教师和家庭的监督

        许升
        宁阳县华丰镇爵山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271413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如果缺乏教师和家庭的监督,他们很难自觉主动的进行所学知识的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需要家长结合孩子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数学;开展
        前言:
        数学知识是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数学知识不能再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学,而是需要注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系统化的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的引导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开展小学数学知识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
        一、加强学生家长联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庭中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除了要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之外,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家庭学习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监督孩子的学习行为,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良行为要做到及时纠正,及时提醒,才能够让孩子按照教师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时刻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并且为孩子营造积极的课堂知识学习氛围,在家中可以对孩子进行所学知识的辅导,这样孩子就能够对于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重点包括两个模块,分别是数字和几何,针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所接触的就是100以内的加法和简单的图形认识,家长在带领孩子进行数学知识巩固的时候,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带领孩子买菜的过程中,让孩子计算家庭的开支情况,锻炼孩子的快速计算能力。通过家长深入的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相信孩子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兴趣,并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丰富家庭教育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随处可见,这部分知识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老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化的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且在思考的基础上深化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通过配合,借助线条和化框架的方式,将知识框架体系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认识梯形”时,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梯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对于梯形的形状和概念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习的平行四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家中的门是长方形的,长方形是特殊的梯形。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就会对四边形有整体和系统化的理解,四边形分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而正方形和长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和家长先进行合作探究,画出思维导图,增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系统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


        三、引导家庭实践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单纯的依靠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很难深化所学习到的知识,采取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是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的重要教学途径。小学课堂中,很多数学内容都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理解,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尚不成熟,难以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空间几何图形进行丰富的想象,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生活实践,制作出所学习过的几何图形,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得也不够成熟。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家长的参与帮助孩子进行几何立体图形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灵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当他们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借助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过的内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更好的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先在硬纸卡片上画出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用剪刀剪下,最后用胶带将它们拼接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立体几何图形的规律,加深学生对于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只有学生的家长与孩子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够提高孩子的动手学习能力,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思维。
        四、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培养孩子更好发展
        现阶段大部分的家长缺乏对于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方法,导致孩子的整体教育学习能力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的教学优势,对家长进行指导,有效的促进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也为家校合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每月定期召开家长交流座谈会,让家长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让孩子高效率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辅导。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深入的了解孩子在离校之后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家访的机会,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沟通,只有家长掌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他们才能够刃有余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指导,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能够更有方法更有方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才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只有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但现阶段在加强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对孩子在家中进行数学知识训练的情况无法掌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家校互动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教学能力,并且灵活地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石光辉.家庭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72,74.
        [2]代澎.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1):65.
        [3]孙莉.小学数学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8,(12):131-132.
        [4]王中琴.小学数学家庭学习习惯的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8):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