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阮雅惠
[导读]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阮雅惠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其能够与教师课堂教育步伐一致,并在教育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和探究技能。使得高中物理教育能够发挥良好的课堂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并就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课堂教育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各种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得到提出,其目的是使得学生在课堂教育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各种教育模式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模式主要强调学生课堂地位,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发言权。课堂教育不再是以教育为主要主导,而是开始转向学生。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融入到课堂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1.通过实验展示,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性内容。针对物理学习的复杂性和概念性,教师需要合理采用实验教学,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在学习中能够深入思考问题。这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1]。只有当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发挥思想进行创新。而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利用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多方面去思考,补充理论教育的不足,发挥实验教育的优势,引领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从探究中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能力,还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2]。能够运用各种知识进行解答问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采用的单一的教育模式,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枯燥,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在针对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很难取得进步,也就无法实现创新。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针对物理现象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处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备一些思维,能够理解大部分知识,而采用实验教学通过将抽象性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细致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去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2.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维
         物理是一门探究规律性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生活教育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提高思维。同时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3]。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敢于打破常规,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并能够设计出相关的验证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例如,我们在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向心力的实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举例与生活有关的现象,如当学生在骑自行车转弯的时候,当学生骑行过快,是不是容易跌倒。而在平时中,学生只是知道这一现象,却不能利用知识进行科学的解释。通过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将生活中的其它现象与物理知识进行联系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3.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本来就是一门探究性学科,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教师首先要敢于打破常规,创新出各种教育方式,以身作则,提高教育技能和思维。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师的影响,从而敢于发散自己的思维,并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物理学习和探究中,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4]。优秀的教师从来都是活跃的,不管是在教育结构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很强的活跃性。而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思维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不拘一格,更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思想,使得课堂教育具有创新性,让学生融入到物理课堂学习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教师的影响,思想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加以落实。这样既起到了对学生引导教育的作用,同时满足学生的要求,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颜庆芝.高中物理教学实现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策略谈[J].考试周刊,2017,(57):17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57.148.
[2]胡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研究[J].教学考试,2017,(22):35.
[3]蒋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情感读本,2014,(32):79-80.
[4]胥厚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4,(8):151-151. DOI:10.3969/j.issn.1673-2162(z).2014.08.131.

本文是漳州市第五期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中学生劳动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zdy190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姓名:阮雅惠  (1990-10)  女  籍贯:福建龙海  学历:本科  学位:学士  职称: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创新实践教育  邮编:363000        单位: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