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 张红莉
[导读] 在当下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红莉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小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在当下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因为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对学生所提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具体,所以在学生智力启蒙的小学教育阶段的管理工作的实施成效也就逐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的学习过程正是塑造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此时班主任通过有效且合适的班级管理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可以使的小学生在有秩序有规章的班级条例中更好的做到自身的人格树立。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改进策略

        由于当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性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教学教育重视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学的起始阶段——小学教学过程中,众多教育中越来越重视为学生在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的设置,进而在良性的管理举措中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成效。
一、在目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1、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不够跟紧教学时代的潮流
        就如同大家所认知的那样,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他们大多数因为年纪过小,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所见所闻又比较局限,所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准确敏捷的判断力和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绝大多数的小学班主任正是因为小学生的这一缺陷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进而导致了他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时,只一味的站在自身的角度出发,并“强行”的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单方向的灌输,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只会使得小学生在这种老师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下思维越来越被动化,学习越来越只知道机械化的依赖于教师。
2、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不及时
        小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阶段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环境无非就是家庭和学校,所面对的管理者无外乎就是父母和班主任。因此,在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和行为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事实上,在现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的班主任只会在例行家长会的时候才与家长进行一些有关成绩的简单对话。因为导致了“以成绩好坏论学生好坏”的教学情况屡见不鲜的出现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
3、小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约束自觉性
        “以师为主”的教学思想一直都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这就间接造成了,许多的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习惯于进行主观的全程把控。尤其是在小学的管理进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在对为学生“好”的前提驱使下,进而在班级中进行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实施,从而忽略了对小学生进行自主能力意识的主观培养。所以也就导致了大多数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行为活动中,对于自身缺乏一定的约束和控制力度。长时期的任其发展下去,并不利于小学生从根本上进行人格的塑造和正确是非观念的养成。也难以促进其高效的进行学业的发展。
二、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对常见问题的改进策略探析
1、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切实使小学生感受良好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在心理上的不成熟,所以在面对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他们可能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反而还会产生一些“反叛”心理。因而在现阶段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注入下,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方案的设计时,班主任也应当及时的进行观念的转变,进而以更加容易使小学生接受的灵活的方式把管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渗透。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板报的设置过程中,把设计板报的“重任”全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进行板报主题范围的规划,进而对小学生进行不同任务的分工任命。比如有人负责统领全局,有的负责板报文字摘要,有的负债板报的插画设计等等。从而使得小学生在这种各司其职的各自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切实的感受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以及班主任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作用。继而以便于在日后的班级学业管理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更好的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配合。
2、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对于小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在其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者。

在小学生的教育阶段,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小学班主任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有助于在制定管理条例时全面的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了解。
         例如在小学教学的教育体制当中,班主任与家长最为常见的交流机会往往只是一种单一的家长会模式。所以,为了加强与家长的及时沟通,班主任可以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定时的采取一些家访,致电等方式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以此搭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连接,进而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监督指导,帮助小学生在科学的管理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3、在管理工作中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往往是班主任最为重视的教学问题。但是,随着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提出,在现阶段的小学管理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同样提出来更高质量的教学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在班主任的小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中要意识到德育教学和学习教学的同等教学地位。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定期进行“德育”的主体班会的开展,并在班会的举行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好人好事”的事例播放,使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树立其良好道德品质的意识。进而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力所能及帮助其他同学的事例进行大胆的课堂阐述,继而再由班主任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此形成一种示范的带头作用激励小学生良好品质的进一步养成。从而帮助其在这种管理氛围中,更好的为了未来的学习道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可以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对其进行管理工作的设置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何素洁.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5).
[2]王福英.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9]王金蓉.小学班主任工作浅谈[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 :
        姓名                :                        张红莉  出生年月        :1982.04.05                 性别        :女  籍贯                        :陕西榆林  民族         :汉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                                :二级教师 邮编                                :719000  单位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