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娟娟
河南省焦作市学生路小学 454000
摘要:就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小学生在写话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他们的用词比较简单、单一,句子不够优美、不够引人注意。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话水平,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写话课堂中。语文教师可利用核心素养来解决语文写话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并解决小学生没有写话兴趣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话水平。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话指导策略和大家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话指导;?策略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话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话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于写话的写话。写话是学生先进行思考,形成写话想法,然后再把想法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写话的写话过程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表述自我想法以及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过程。然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基础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学的核心理念。我国教育人员针对小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并就应该如何把核心素养融入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以往的小学写话课堂中,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自我讲述的方法来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这种讲授式教学法,往往让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想法。这样,小学生只是被迫地接收写话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话课与其他课堂不同,它主要就是要看学生自身的想法,包括写话的构建和思路。因此,小学生在写话课中的思考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了解学生对于写话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在关于“生活与语文”类的写话主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生活导入文本,比如讲解《夜色》《彩虹》等这些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夜色”、回忆曾在生活中见过的彩虹,真正突破课内教学的封闭性,自由发表见解,学会将课本中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具体的作文思维中,达到乐学、活学、慧学,最终使得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思维活性和张力自然发展。然后当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生对于本组文章的理解程度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课文,写一篇300字左右题为“生活的点滴”的写话。
二、组织写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就是停留在了“课堂”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局限于语文教师的说讲以及自己听讲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虽然语文教师讲的知识传授给了小学生,但是这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并没有通过脑海把知识表述出来。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写话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思想和语言的共同表述,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写话朗读比赛。语文教师可给定一个写话题目,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写写话,然后把写话交上来。语文教师看学生的写话,并从所有的写话里选出十个写得比较好的写话。语文教师要求这十名学生,把自己写的写话进行朗读。一周以后,教师可在写话课的时候开展朗读比赛。朗读内容为十名学生自己写的写话。评分人员为教师以及班级里剩下的学生。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进行结合,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ppt。教师通过精美的图画和动态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能更主动地去听教师讲述的内容。在写话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ppt的形式,让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动起来。这在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话能力。
例如,在“异域风情”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制作一个与课文相关的ppt。在学习“彩色的非洲”时,语文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非洲的美丽图片以及非洲相关的小视频,在讲课的时候结合ppt显示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非洲的魅力所在。在本组学习结束以后,语文教师在安排写写话的任务时,学生对于本组的学习印象深刻,他们的写话灵感也会增强。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来制作一个精美的ppt,可以更多地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其写话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当今基础教学中热门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也适应了当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写话课堂上,要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融入在写话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写话指导,并给小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恰当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从写话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为小学生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丽阳.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写话课堂教学[J].新课程(上),2017(11).
[2]曾剑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