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兴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草场街分校,甘肃 兰州 730046
摘要: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一方面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约束的意识。因此,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班主任;自主管理;策略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班主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方面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引导,把学生放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我监管,让小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与自身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为学生性格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开展自主管理能够有效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小帮手,为班主任专心教学提供条件,但是,由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所以班主任有必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管理高效的开展。
一、 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
自主管理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班级内部和谐、平等管理氛围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首先,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有爱心、有耐心,主动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并去解决。班主任的这一系列行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此班主任要表示肯定,即使学生的想法有偏差,班主任也不应当直接否定,而要对此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从班级管理方面进行讨论。这些都有利于班级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意思,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二、多种活动形式交融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应当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矩,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喜欢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表现欲,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是,他们的观点很容易受外界改变。因此,班级管理应当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学生在多元的活动中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发掘学生的潜能,利用学生的兴趣将教学与管理结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行为入手,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学习离不开自主管理,并对学生日常行为做的好的方面进行鼓励和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建立,帮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中去。
三、充分发挥师表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见解很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务必要做好自我的管理,对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意识都要有所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
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时时刻刻都要做到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行为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的意识,教会学生如何约束自我。对于问题的产生,教师要有耐心去解决,公平、公正才能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学生建立一个良性的关系,而民主、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把老师当朋友,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有问题才会找到班主任,寻求班主任的帮助。
同时,由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主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在生活学习上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于成年人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起重视,正是一个接一个问题的出现见证着学生的成长,正是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推动着学生的进步。所以,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积极的面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勇气和方法,经过引导来改善存在的不足。学校的教育不是杜绝错误,而是在问题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例如,与其强调不要随意扔垃圾,不如当看见垃圾的时候弯下腰捡起来;与其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不如主动给班级、校园的植物浇浇水;与其给学生灌输读书的重要性,不如常常口吐莲花,分享新看的好书。如此这样,学生在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必然能够有所改变。
四、制定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
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的制定,班规、校规都属于隐形的校园文化,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基础,所以,班主任有必要对此予以重视,参考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首先,小学生要掌握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
以及守则的内容,然后,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一些符合本班实际的意见,采用民主表决的形式,让全班同学来参与。其次,班主任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制定不同方面的班规,对班级的卫生、学习、纪律进行细节的制定,这样在班级内部就会形成一个约束力,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然后,班级制度的制定离不开对班干部的职责分配,做好其工作的细化。
五、鼓励式教学管理是基础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这样的方式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对学生性格养成的保护和,儿童时期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所以,教师的管理需要掌握方法,不当行为会给学生留下阴影,影响学生发展。班主任的教导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用学生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保证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而且班主任的鼓励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会更好地吸收,实现知识的运用。班主任要教会班干部处理问题的方法,让班干部形成带头作用,班干部的成长能够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的成长,让班级保持在积极向上的氛围里。
总而言之,自主管理的建设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在班级建设方面下功夫。具体上,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开展多元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制定可行的班规,保证自主管理的有效进行,在班干部方面,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进行鼓励式管理。当然,作为合格的班主任,在自主管理方面,应当尊重学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创新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主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燕.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 12(008):242-243.
【2】陈斐. "自主管理",我能行——中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