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才栋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马马崖镇联增小学 (贵州 兴仁 562303)
摘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当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改革,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分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行顺利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农村
很多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进入小学中高段后的数学成绩呈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只是简单的数字和公式的学习背诵,到了小学中高段,数学学科呈现出更强的逻辑性,更加考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中高段教学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为主,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数学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加快了学生各项数学能力培养。然而由于很多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无法对学生的进行良好的引导;农村教育资源受限,教学设备落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等,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并不能能顺利地实施。中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中的顺利实施成为了广大农村教育者需要奋斗的目标。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济投入,改变教师教学和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促进了各种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在分组小组学习中渗透多媒体教学技术,促进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但是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部分地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缺少进行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因此政府重视当地教育发展,协调好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农村教育的设备投入,加强硬件支持,是提高农村教学效率,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要求的前提。还可以组织公益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向一些贫困的农村小学进行设备捐赠。
除了硬件设施落后以外,部分农村地区化存在教师资源等软件资源匮乏问题。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呈现“老龄化”,即很多教师年龄偏大,不清楚新课改的教学标准,无法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各项改革要求,因此导致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严重影响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学校可以对这些老教师定期进行新课改相关的培训考核,督促教师积极学习,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为农村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思想和新活力。
二、教师良好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分组合作学中,教师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
(一)合理划分小组
对班集体进行小组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对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风格以及性别差异等对学生进行均衡分组。
小组均衡既指组间的均衡,即保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水平相当,避免出现个别小组整体水平很高或很差的情况,影响学习积极性;也要保持组内平衡,即一个小组内要本着资源互补的原则进行学生的分配。小组合作学习毕竟是强调学生的合作,因此在组内分配时,要注意优劣搭配,促使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实现学习互助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学洗的责任感,从而有利于整个小组的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以学生讨论为主的学习模式,但这种讨论并不是随意盲目的,而是一种需要教师时刻引导,任务内容明确的讨论。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学任务要充分契合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讨论内容前,要对每节数学课的课堂目标作深刻的研读,确保课上的内容设置时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其次,任务设置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在设定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要设置过难或过于简单的讨论内容。过难的学习任务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过简单的任务丧失讨论的意义。最后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新颖有趣的讨论方式。比如在学习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校园进行类似于花坛、操场等规则物体的面积计算等,增加课堂有趣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组和作指导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加强在小组分组学习中教师指导的高效性。适合教师指导的时机有:小组讨论遇到瓶颈、小组个人发言、合作讨论开放性问题、组间想法不一致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出一个正确合理的答案引导,促进小组讨论的良好进行。另外由于讨论氛围过于热烈,班集体纪律失控时,也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三)重视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是小组分组学习的重要部分,穿插在小组讨论的各个环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其身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本着尊重,鼓励的原则对学生的答案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多多注重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促进学生个人竞争向小组竞争之间的转化,从而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增进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最后,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尽量兼顾到每个小组,对每优秀小组进行奖励性评价,对落后小组进行鼓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评价激励。
三、总结
综上可以看出,农村的部分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观念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解决这些问题,顺应新课改的大潮流,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成绩的同时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爱华. 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 2014, 000(007):52-52.
[2]黄艳珠. 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1):23-23.
[3]张文田.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状况[J]. 教育现代化, 2018, 005(001):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