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译庆
广东电网公司清远连南供电局,广东 清远 513300
摘要:电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走进了千家万户,融入了各种行业,所以对于电力公司来说,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也成为了工作中的重点。电力系统运行环境负责,并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环境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存在,很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严重的会引起电力事故,所以提高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也是电力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
引言:所谓继电保护,就是保护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供电可靠性的技术。一旦电力系统内部存在问题时,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将产生故障的线路切断,进而避免故障扩大到临近电气元件之中,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由若干个继电保护装置组成,每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彼此独立,共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通过继电保护,能够大大减少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因此,应重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不断研究和改进继电保护装置,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护电力系统安全。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的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提供评价,判断和发展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故障形成严重的事故,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继电保护提高作用,其需要几套互相独立的设备组成,确保能够检查到电力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继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如短路故障、过载运行故障等,均需要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能够及时针对故障发出信号,切除发生故障点。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完善,如今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概率偏小,继电保护装置也不会频繁进行工作,但继电保护装置也会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包括拒动故障和误动故障。拒动故障主要是指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没有能够及时进行故障的切除和发出信号,导致电力系统崩溃。而误动故障主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受到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过程中仍发出误动作,继而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发生。自动化装置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其故障一般为难以实时进行运行参数的检测、传输和控制,继而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措施方法
2.1主变保护的可靠性分析
在主变保护与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中采用组网或点对点方式,通过GOOSE网络快速可靠地传输变电站事件。利用SV网络来完成数字采样信息的输送。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增加保护的可靠性,减少因电子元器件损坏引起的误动或者拒动概率,装置采用双AD采样的模式,双通道经过一定算法,互相校验,保证数字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智能化系统中,可采用保护测控一体的装置,一方面能够提升装置的整体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为系统保护启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加强变压器的配置
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系统中,每一条线路的电压都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只有保证传输过程中电压的稳定,才能保障传输线路的正常运行。加强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可以有效的调节各个线路中的电压,并有针对性的控制极个别线路高压情况。以分布式的配置帮助变压器实现继电保护的同时进行集中式后备保护,用这种独特的手段来降低继电保护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每个线路的不同电压,提高变压器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网络化。
比如有些智能变电站的工程人员针对变电站不同时间不同线路的不同电压进行统计研究,加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变压器配置,使得变压器合理的控制线路电压,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线路失灵、线路不稳定等情况。
2.3开启源端维护
当前大部分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守,为快速及时处理变电站事故,可考虑在集控中心开启源端维护。智能化变电站通讯是基于IEC61850协议,这一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不同设备供应商之间可以互相读写,这就为源端维护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仅需在变电站的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与集控中心之间,开通一个基于IEC61850协议的通道,即可实现。便于继电人员快速处理变电站事故,更有利于准确定位原因,更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2.4增加过流电的限定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线路断电现象的发生,而断电现象产生的同时也会出现负荷电流,这样的情况最终有可能导致整个变电过程无法正常的运行。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对过流电的电压采用限定延时的方法。一旦电路中出现了负荷电流,那么智能互感器等相关系统就会受到警告,自动执行保护指令,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河南省的智能变电站在用电高峰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为电流过载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外部线路短路,引发电流超负荷传输,虽然这样的电流传输对居民电力使用没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经常性超负荷传输极大地降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容易造成系统错误,最终导致变电站跳闸。经过变电站技术人员的讨论后,决定对过流电实施限定保护,在准确测量个变电线路后,一旦变电站发生了超负荷传输现象,智能终端在执行保护命令的同时也向技术人员传递警报信息,根据第一时间反馈回来的数据,对继电保护系统不断完善。
2.5配电网故障处理对策
配电网故障除设备本身的质量引发的事故外,多数事故和设备的安装质量及运行维护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要提高高线路设备的绝缘水平和过电压防护水平。要大量的使用绝缘导线,要对瓷瓶和设备设定额定电压,要对变压器、避雷器等等设备裸露的部位安装绝缘材料,将氧化锌避雷器安装在适当的架空线路杆塔上。其次将故障指示器安装在配电线路上。至此配电线路发生故障便可以迅速的查处故障点,进而对其进行维修,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故障时间。此外还要对故障指示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加大防外力破坏力度,要使车辆碰撞杆塔、变压器的现象得到减少,供电部门应该主动迁改杆线。对于不具备迁改条件的设备要安装反光警示标志,要在车辆容易碰撞的地方涂上醒目的反光漆,还要在拉线上装上反光警示标志,这样就会使车辆驾驶员有所注意。如果配电线路附近需要动工,做好安全宣传且设置警示标志。
2.6建设线路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力系统可以持续安全的运行,其所采用的两种方法,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达到线路保护的目的,可解决保护装置出现的问题,促使电力系统的各项功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在此基础上,线路保护装置还应该开发出测量、通信等其他功能,配合变压器一起控制各级线路电压,保证所有线路电压稳定,使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某智能变电站在过程中的继电保护就应用了线路保护装置,降低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运行的风险,减少了保护系统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该变电站所采用的保护装置还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反馈,可以让工程师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重新完善线路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投入到发电厂的使用中去。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容量及其相关规模的日益拓宽,继电保护及其相关自动化装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继电保护装饰的稳定性能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能够预知的情况下,为了将继电保护装置稳定性加以提升,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单位需要加大人员素养培训的力度,从而将设备的稳定性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智栋.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