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5期   作者:普布扎西
[导读] 新时期电力系统运行下变电站设备数量与日剧增,作为电力能源输送的关键节点,如何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普布扎西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西藏拉萨市 850000
        身份证号码: 54232519880805****
        摘要:新时期电力系统运行下变电站设备数量与日剧增,作为电力能源输送的关键节点,如何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对变电运行维护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文章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维护风险;风险控制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力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作为变电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力系统必须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提高对电能转化和工作分配的重视程度,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还需要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进而确保变电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1变电站运行维护相关概述
        变电站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其关键在于掌握站内设备的历史及实时运行数据,然后根据常规性的设备检修、试验等结果,更进一步了解设备状态,以此来评估变电站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对仍待处理问题进行汇总后制定设备维护计划。通常来说,变电站设备的维护既包括定期检修试验,还包括临时性的设备缺陷及故障的处理。维护人员要掌握设备正常运行参数及其阈值范围,在设备维护工作开展前,还要对该维护工程予以评估,判定其是否具有设备维护必要性。在电力系统架构中,变电设备运行状况的保持离不开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维护管理制度与机构体系的不完善,再加上受传统设备维护理念的局限性,使得实际变电设备维护工作面临较多难题,供电企业仍需就如何提高变电设备维护质效做出更大努力。
        2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问题
        2.1自然灾害风险
        在所有的工程或产业进行中,都有可能会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这一风险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在变电站的运行中,因为这一工业的特点及运行系统的庞大,许多的供电设施都在室外。如果遇到了雷雨交加天气,就会对供电的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轻则供电设施被轻度损坏,严重则可能破坏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从而使供电系统出现混乱;如果遇上山体滑坡、洪灾等自然灾害时,更是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变电站停止运作,同时更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而且后期的修复也很困难。
        2.2管理风险
        在变电运行的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相关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如没有制定严格的变电管理制度,工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的管理,使得相关的操作执行不到位;相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没有进行处理,没有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防范措施,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变电事故的发生。
        2.3人员风险
        当前,变电设备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二次设备的更新迭代对变电设备维护增添新的技术性要求,而部分设备维护人员缺乏专业基础,对最新的维护技术与设备接受度严重不足,阻碍了设备维护正常化开展。当变电设备有异常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做到有效排查,而且对突发性设备问题处置缺乏应对经验与能力,成为变电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变电设备维护不仅要有现场经验,还应有设备参数与运维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但实际情况多有不足,导致对变电设备状态的把握不够准确,在设备事故情况下,也会因维护不到位而延长事故时长,以至于危害变电站整体运行安全。


        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维护措施
        3.1制定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办法
        自然灾害虽是无法阻挡的风险,但却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及应对。变电站的位置都处于城市的边缘及偏远地区,所以相关的遮挡物也较少,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受到的影响也会较大。相关人员可以在变电站的周围准备一些电器方面遮挡物,在遇到暴雨天气时,可以把这些物体放置在相应的供电设施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雨水对电路产生的影响;其次,可以加固变电站的外围墙体,也可以把外围的墙体再向上建设加固,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大风天气给供电设备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所处位置因素来进行方法制定,这样才能够使制定出来的方法更加有效。
        3.2合理应用故障维修技术
        在明确故障维修模式以及维修方案的基础上,需对故障维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有效处理与解决故障。在明确设备故障的基础上建议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对变电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明确故障对于技术的实际要求,有利于将维修方案进一步优化,使其维修方案能够具有有效性;其次以全效维修模式为基准,将故障维修的具体范围确定下来,因为在维修过程中有这样的情况,例如,不同维修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需要就维修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并部署维修人员与维修技术,这样可让整个维修更加简化。对应的维修技术才能有效解决对应的故障,所以必须结合故障选择对应的技术。例如,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需结合故障实际情况制定维修周期,并结合故障的级别制定合适的维修措施,还需与数字模型进行结合,这样能够确保故障处理与维修在预定的周期之内完成,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性能;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变电故障通常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实际处理与维修过程中会遇到重组的情况。此时建议应用全效维修模式之中的相互制约性,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进而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3.3在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措施
        由于科学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技术成果也比较多,所以,在变电管理中,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全新的监测系统,增加监测系统中的智能化功能,并且对其需要实施实时的监管,应用数字化技术,为变电设备的维护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同时,必须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对其中的变电设备进行合理化的检测,这样就可以明确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根源处进行解决,这对提高变电设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设备问题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如实反映电力运行的实际状况,需要利用网络创建别的系统,增加服务器的数量,这样就能够及时反馈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
        3.4提高变电设备维护人员专业素质
        经上述分析可知,变电设备的快速发展要求维护人员对设备巡检、运行分析、维护管理以及缺陷处置等有更好的掌握,所以维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很是必要,这也是变电设备运维质效提升的重要基础。因此,工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变电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还要根据运维工作要求制定考核机制,然后再根据考核所暴露的变电设备维护中的不足,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提升工作。同时,各变电维护管理班组,也应注重班组内部管理,严格执行班内二次考核要求,落实好变电设备运维要求,促使其不断补充变电设备维护知识。此外,从供电企业角度,可通过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专业技能竞赛的形式,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竞争意识,增进对先进运维技术与经验的学习,切实提高变电设备维护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上涨的供电负荷,使得变电站设备面临新的挑战,长期高负载运行会加剧站内设备故障概率,这也就愈加凸显了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变电站设备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变电设备维护工作中,变电检修维护人员还需要关注现场实际情况,结合风险因素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强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检修水平,保证变电站设备运行效率,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瑞金.探究变电站运行维护与相关风险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4(3).
        [2]黄国栋.试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科技风,2016(10):55-57.
        [3]贺玉.试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科技展望,2016(11):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