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茹欣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主要为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

         茹欣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主要为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修建水电站厂房、引水和泄水等建筑以及兴修大坝等施工。本文就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详细阐述其具体的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效率,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引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其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能够调控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加强施工的实际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应着重提高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来不断地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技术。
1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对土坝进行水利水电施工建设时,其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进行压实,使其强度增加,同时其层面的效果较好,使其内部的砂石和水泥等得到充分的碾压,密度不断增加。使其实际的施工层面较长,同时具有较强的硬度,提高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和实际的施工质量
2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
         土坝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常见,水坝在不良的施工中或者长期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后坝渗水漏水以及土坝变形等现象,对于水库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坝发生渗漏时,应及时地进行维修和加固。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使用劈裂灌浆或帷幕灌浆的方法来进行加固防渗。
         使用劈裂灌浆的方法时,应对土坝进行数据测量,并根据实际状况设定两排灌浆孔,在设计孔时,使两条灌浆孔交互排列,平行于坝轴线。应注意的是,灌浆孔的深度应穿过坝体,尽量深入到底部,形成防渗体。使用帷幕灌浆时,设计两排灌浆孔,其实际的灌浆孔达到隔水层时进行灌浆处理,提高工程建筑的防渗效果。
3预应力固锚技术
         预应力固锚是一种使用固定的方式来增加工程结构或者岩石土体的稳定性的施工技术。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打孔,将可能出现滑动的工程构件使用钢筋等进行固定,使其能够稳定地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拉紧钢筋,使其产生一定的回弹力,利用钢筋产生的力使其更加地贴近固定的岩土体结构,提高整体的抗剪性,进而加强工程实际的稳定性[1]。
         连接锚孔时,使用的一般为钢筋或者钢绞丝,在进行连接前,要进行编束,将钢筋或者钢绞丝等进行合理的编束,使其能够承担更大的力,避免产生的力将连接钢绞丝破坏。在连接完毕后,要对连接钢丝处进行锚固灌浆,利用混凝土灌浆,提高整体工程的稳定性。
4导流围堰技术
         在对河水进行导流引流时,需要设计相应的工程进行导引,使水流能够按照预定的设计进行流通。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在河道内进行施工建造,因此需要将水进行围堰,将河底露出后进行施工建造。在工程中,不仅需要设计出完全符合实际环境的建造方案,以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合格的导流工程,同时要对水进行严密的围堵,避免其漏水影响工程的建设。
         在进行围堰时,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对水域环境进行调查,尽量的避免在汛期或者水流量变大的时间段内施工,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设计工作人员应对整体环境和施工状态进行调整,降低围堰工作受到的阻碍,并且施工单位能够使用最为快速稳定的方式进行施工,不断提升整体工程的效果。


5混凝土技术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和寿命在水的冲刷下会不断下降,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于建筑的质量和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等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施工要求,可以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增加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等特点。混凝土一般由水泥或凝结剂加砂砾、碎石块等搅拌而成,根据工程要求在其中加入添加剂,使其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提高抗化学腐蚀能力,避免在水中发生腐蚀现象,影响工程稳定性;改变混凝土的表面构造,使其更加细腻,能够减少空气和水分的残留,避免微生物积聚破坏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变形能力,使其在受到力时,能够通过合理变形来分解力的作用,进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6GPS定位技术
         GPS原本是用来对交通和空间进行测量和图像绘制的技术,将其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可以使用其对工程的实际距离进行测量,以及对水中和陆地上施工角度的测量。目前,GPS定位技术也在不断地优化和提升,其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降低测量的难度,提高数据测量的效率和准确率,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实际施工效率。
7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Auto-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够使用其进行二维制图和三维设计,不需要使用者会编程技术,均能够利用菜单命令其进行自动制图,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优点,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上应用的较为频繁。通过利用Auto-CAD技术来帮助进行工程计算,将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解析几何等进行合理运算,再构建数字化的模型,有利于设计师和工作人员理解并进行坐标查询,将工程的横截面和纵断面等图示展示到设计师的面前,使其在细节设计时能够直接查询执行点的坐标,更好的绘制相关的图纸,帮助设计师提供全面的准确计算结果。Auto-CAD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大量计算工作,保证工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8GIS技术与数据库
         GIS技术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其主要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技术,使用多种学科技术来分析地理模型的实际动态和空间变化,使用该技术能够将枯燥的表格数据和信息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在设计师前,方便其进行实际的操作、预览和分析等[2]。GIS技术的精确度较大,其能够将地理空间内的街道区域图等细微的环境变化显示出来,是目前水利水电等地理研究与决策工作中常用的技术。
         数据库是一种数据信息的集合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地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探析,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使用。如在水利水电的工程施工中,将与施工处有关的地理环境和水文信息以及相关的水利水电施工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将其储存在信息库中,方便在后续的设计和检验等项目中使用。
         GIS技术是依托在信息和数据上进行图形绘制的,因此,在使用时一般将二者结合使用,通过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信息来进行图形的绘制,能够为施工工程预先模拟建设其全景效果,将不同的项目和构件之间的关系清晰的呈现出来,并且能够将工程的实时变化展现出来,工作人员根据图像和信息等来对设计和施工进行调整,不断地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优化。
93D连续监测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不同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地了解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发生不良故障的区域,以便及时地调整和维修,避免发生不良事件,但水利工程一般都较为复杂,其监测过程中同样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使用3D连续监测技术能够将该问题解决。使用专业的探测设备和相关仪器,对工程的不同方面和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控。3D连续监测技术能够做到实时监控,同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指定的接收设备中。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变化来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对工程施工进行优化或调整。通过连续的监控,能够了解到工程的真实信息和准确数据,设计师和施工单位能够对工程的稳定性有详细的了解。
结论:水利水电工程在现代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提高,为使工程能够正常的施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施工单位应注重对实际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对传统技术的优化,提高对先进施工技术的使用,使其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要求,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水利工程,促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No.414(02):126.
[2]尹辉,姚家璇,裴磊,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20,017(005):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