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洪铭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促使我国市政工程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除了质量管理跟进度管理之外,还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将安全至上作为重要的施工准则,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提高城市化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就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1 我国市政工程存在的施工管理问题
1.1 缺乏科学地管理控制意识
从本质上来看,市政工程之所以会出现诸多管理漏洞,与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管理控制意识有较大的关联。具体来说,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较为烦琐,因此,管理部门只有提前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订完善的细节控制和安全管理方案,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管理人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省财力支出,常会采取粗放式的方式进行管理,以达到提前完成工期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方放宽施工人员的招聘标准,不断简化施工工序,进而导致各类施工问题发生。
1.2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内容较为烦琐,相关部门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制度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较大挑战。如在排水管道工程作业过程中,沟槽挖掘作业始终是其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部分。但由于地下管道分布密集,在沟槽挖掘作业中,其他工程的正常运行情况也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这就要求管理方须提前了解施工地区的管道分布情况,和其他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此外,由于排水管道施工作业会给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水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还须对其具体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地点进行有效的统筹,否则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以上种种影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给施工管理人员带来极大地挑战。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单位在制订自身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时,未能完全按照国家的验收标准进行,导致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率以及质量控制效果得不到有力保障。如个别施工人员为贪图一时利益,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而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制过程中,也未完全按照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来设定相应的参数。长此以往,市政工程会出现诸多的质量漏洞,安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1.3 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政工程使用质量。从许多市政工程管理现状来看,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规范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具体来说,相关人员不仅应当在材料购入阶段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此同时,在材料进场前,使用严格的抽样检查制度来确保其质量。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个别市政工程管理人员未在材料购入及材料使用过程中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不仅大幅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还会给工程后期施工过程埋下巨大隐患。
1.4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在市政工程施工团队中,农民工所占的比例较大,拥有正式编制的员工数量较少。由于个别管理方没能对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因此许多个别农民工在正式上岗之前,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培训这样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率就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再者,由于许多施工人员都存在着超负荷工作的问题,因此施工过程的危险性程度也会大幅增加,进而给市政工程带来极大的管理风险。
2 提高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2.1 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排查安全隐患
要认真分析各种地质勘查报告,项目部有关管理人员及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认真分析地质勘查报告,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比对,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通过借助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地图等先进手段,收集有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审核计算,勘察数据的精准性和系统性。在熟悉和掌握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环境等基础上,结合项目的投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市政工程规划和设计方案,并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方案设计科学、经济合理。同时对方案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在规划设计上采用多方防护节点和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2.2 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加强安全培训
项目部技术和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召开会议,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讲解市政项目的特点、建设规模、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流程以及质量和安全防控措施等,同时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序施工。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等,并针对施工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防控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当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组织抢险人员展开抢救工作,把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低范围内。
2.3 保障安全经费投入
要保证市政工程顺利完成,必须营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投入相应的经费,构建安全设备、安防用品等,提高项目现场的安全程度。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案例讨论等方法,培养施工人员质量和安全意识,保障施工现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肩负起相应的安全责任,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检查,对出现违规操作行为,要予以制止。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对发现出现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保证施工安全。
2.4 做好风险监测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较多,存在较多危险源,如果稍有疏忽,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为此,必须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所在的施工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监测措施,及时化解各种隐患。正式施工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场地所在的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存在安全风险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在施工中落实到位。施工过程需要用到各种电源,要做好用电隐患排查工作,各种电缆电线有序安放,临时用电设施应做好防漏电工作,避免出现漏电等用电风险。各种机械设备要有序安放,对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把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5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强化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风险的环节和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和干预。例如采用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把与工程有关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收集,进行数字化施工和管理,对各工序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更容易发现和干预。同时,对收集到的施工信息进行保存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为以后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系统和措施,化解和减少各种安全风险事故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的正常运转效率产生深远影响,而其施工安全性水平也会影响工程的形象。为此,相关人员应致力于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排查其中存在的漏洞,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对其加以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赜.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思考[J].区域治理,2018,000(006):133-134.
[2]邬鑫.强化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No.519(10):179-180.
[3]汤运癸.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名城绘,2018, 000(008):312-312.
[4]卓悦.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