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燕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项目工程具体施工管理环节的创新,项目工程中设计、采购及施工问题也逐渐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本文对EPC模式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探究市政项目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详细阐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针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分析现场施工管理要点,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EPC模式;项目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
引言:EPC模式即项目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环节,在建筑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工程投资方决定采用EPC模式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精简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流程,降低项目工程设计环节产生的成本,确保工程总承包方拥有自主权,充分调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各方资源,促进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工程施工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EPC模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管理内容包括项目工程总设计、建筑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管理等,项目工程承包方有权利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市政工程在EPC模式下,总承包商要将项目工程管理作为工作核心,贯彻落实项目工程规划实施宗旨和标准,实现建筑工程承包方与承建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形成合作共赢的建设局面。对于市政工程建设而言,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将双方责任和义务进行科学划分,明确建筑施工的范围,有效控制项目工程施工的投资资金和建设资源的使用,降低工程实际施工管理成本,有利于项目工程施工风险的分散和转移,一方面,能够促使市政项目工程总承包方明确自身施工责任,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项目工程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施工管理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支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采用EPC模式进行工程施工管理总承包,能够有效缓解项目工程设计到建材采购再到施工环节的压力,解决工程施工过程衔接问题,避免出现项目工程施工脱节现象,提升施工专业管理人员地位,增强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1]。
二、EPC模式下市政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现状
市政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施工管理,在实际开展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众多,对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及措施执行能力较差,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采取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管理,但专业施工管理人员的缺失,影响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同时,采用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的方式,导致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层级较多,专业管理建议得不到落实和执行,工程施工管理秩序混乱,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的进度;第二,采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的方式,致使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结构复杂,现场施工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有待提升,极易出现建筑主体施工与建筑局部施工过程产生矛盾冲突,不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加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施工承包商利益难以协调,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落实和推进;第三,市政工程施工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进行施工管理,在项目质量控制期间,工程施工企业面临层层转包的问题,但因管理层级较多,项目施工文件审批和核算等工作流程繁复,造成施工企业资源浪费严重,此外,施工管理各方利益难以维持平衡,极易造成项目工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不透明不公正的现象,加大建筑施工团队的施工管理难度,影响施工管理资金的落实,拖慢市政项目工程建设的进程。
三、EPC模式下市政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一)工程施工信息反馈
市政项目工程选择EPC总承包模式进行施工管理,基本实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动态化管理,构建起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局面,有利于推动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缩减施工管理环节,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承包方在进行管理工作期间,将工程施工信息反馈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不断落实包括施工技术工艺选择、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以及建筑施工材料更换三方面工作内容,结合建筑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对其进行及时反馈,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首先,在工程施工技术工艺选择方面,EPC模式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选择的自主性,提升建筑施工效果;其次,在施工方案优化设计方面,总承包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市政施工管理的优越性,优化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确保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最后,在建筑施工材料更换方面,应用新型承包模式,承包方能够实现对建筑材料质量和价格的有效控制,降低市政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管理工作效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二)项目工程风险控制
市政工程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利用施工现场管理手段的更新,实现对项目工程质量的控制,转移工程施工管理的风险,其中风险控制管理方式又分为工程施工管理法和工程合同管理法,管理人员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项目工程风险控制,都必须注重对工程分包标段工作,明确施工责任范围,落实好项目工程交底工作,对工程施工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日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依,同时,在EPC模式下,总承包方在进行合同签订工作期间,要注意规避项目施工管理风险,掌握和控制工程资金的走向,完善工程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等过程,将工程施工管理风险降到最低[2]。
(三)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建方对项目工程的管理控制能力有限,对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监督力度降低,因此,项目工程总承包方要采取施工管理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市政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期间,主要体现在BIM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完善市政项目工程施工设计环节,构建起三维立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型,用于模拟工程施工中的复杂过程和关键施工节点,促使项目管理各方工作内容进行协调,共同落实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同时,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工程施工方案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工程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施工风险进行预测,便于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工程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开展期间,采用EPC总承包的模式,充分发挥该模式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完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项目工程信息反馈流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证市政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文旭.浅谈市政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下的造价管控[J].科技经济导刊,2020,v.28;No.711(13):50-51.
[2]张秀涛.EPC总承包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9,000(002):P.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