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7期   作者:薛文强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薛文强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分公司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环境行业的发展,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社会各界全面兴起,逐渐深入人心。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经济,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环境保护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为我国环境保护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树立了前进的目标。对标十九大要求,我国现行环境状况令人堪忧,必须多措并举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土壤污染;环境保护;现状分析;防治措施
        引言
        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环境问题,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我们知道,土壤是人类各种活动的载体,一定要加强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首先要意识到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然后要正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以及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和治理措施,改善土壤污染现状,最终达到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理想效果。土壤污染成分如农药、酚类、氰化、石油、合成洗涤剂、城市污水污泥以及厩肥有机微生物等等,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农药的被滥用,二是工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三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经济越是发达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往往也越是严重,这是因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排放到土壤中的污染物也越多,比如工业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矿产资源开发和煤炭、石油燃烧生产的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残留物和分解物等等经过生态系统富集作用后都大大加重了土壤受到污染的程度。
        1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加大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但是人们在使用各种环境资源的过程中,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爆发式发展的情况下,土壤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废水、废渣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影响了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根据相关调研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农业用地中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含量均超出土壤自身的降解能力,存在严重超标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农业用地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占有量,越来越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加剧了农业生产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是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加重了土壤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生存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受到影响,导致土壤板结。如此恶性循环,土壤环境恶化就会进一步加剧,这样的土地种植出的作物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土壤氛围恶化,阻碍土壤环境中的生物生长与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危害,重金属污染中还有部分重金属还会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长期超标会导致农作物体内的重金属越来越多,然后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除此之外,我国可利用的土壤资源十分有限,优质耕地更少,而土壤的污染使可以种植的土壤越来越少,没有足够多的干净耕作土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3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
        3.1推动绿色发展就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一是推动绿色发展就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明确环境治理中各主体的责任义务,政府履行主导职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就是打好三大战役,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水源保护攻坚战,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强化固体废物的处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处理。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3.2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二是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首先是有效控制土壤环境污染源。在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最直接、最直观的就是有效控制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强化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先进、无污染的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还要做好排放物中的污染物和有害废弃物的成分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向土壤环境的排放。另外,要将工业废水统一收集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农业生产方面,首先不要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其次,不采用污染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做好灌溉用水检测,避免使用含有各种污染源的水资源。其次是对已污染的土壤环境加大检测力度。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在具体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已被污染的土壤环境的检测力度,比如对于农业用地和农产品进行检测,如果未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成分,就可以继续用以农业种植。如果检测出有害成分,就必须停止农业生产,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果污染达到一定程度,通过治理手段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就需要将其划分为禁止使用区。对于工业生产用地的检测,则要结合检测结果数据网再根据工业生产的性质进行用地的审批,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不定时检测,做好土壤环境数据的及时更新,便于对土壤环境的实施管控。另外,对于住宅、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用地也要结合土壤检测结果来审批,并做好后期的检测工作。
        3.3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疑似土壤污染分析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三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疑似土壤污染分析。近年来,场地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我国在汲取国外近40年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策略,初步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导则、指南和规章在内的一整套相对较为完善的场地土壤风险管控体系。尽管如此,我国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依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土壤污染底数不清。目前,主要采用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资料分析并结合日常监管等方式进行疑似污染场地识别,但是,这些传统方式的精准性不高、科学性不足、全面性不够,工作效率较低.近年来,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基于兴趣点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利用多项式朴素贝叶斯算法,识别了疑似土壤污染企业,对场地调查评估、风险管控等环境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决策支撑作用。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尝试利用改进型朴素贝叶斯算法,预测POI数据中企业所属中类行业类别,识别疑似土壤污染企业,以期为场地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数。
        3.4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四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环境保护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非常“烧钱”的工程,不管是企业节能减排、空气污染治理、开发节能高新技术产品,还是城市垃圾处理、土地沙漠化防治、荒山植树造林,拟或发展核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兴绿色产业,都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这笔资金具有数额巨大、持续性长的特点,单凭企业或环保部门自身的能力是难以为继的,所以,要改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状况,政府层面做出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政府对于绿色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就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5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和法律依据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五是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和法律依据。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坚强后盾。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如制定和完善农业、工业和其他行业用地的使用标准,加强重点保护区域的设置依据,并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效果的评定制定相关标准。另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并进行对应的处罚措施,对于保护环境的生产活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等。通过各种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很大程度上约束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
        3.6大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之六是大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开展环保宣传“五进”活动,利用安阳日报、电视台、安阳新闻网等媒体,开辟专栏、举办专题节目,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宣传;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在全市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环保的浓厚氛围。
        结语
        总之,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强大动力。要深入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分类管理,加强优先保护,开展治理修复和结构调整。完善污染源监管清单,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强化源头管控,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监管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生活污染管控,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建立污染地块名录。但是要彻底解决环保问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继续沿着绿色发展这一基本主轴,将环保理念向深度和广度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林杰.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84(2):139-140.
        [2]李恭馨.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11,213.
        [3]王捷,许年冰,周惠红.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9):5.
        [4]赵钢.浅谈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
        [5]尤建明.我国环保规划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