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右岸某缓倾角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7期   作者:李九乾
[导读] 龙坡山滑坡位于夹江县木城镇青衣江右岸,在连续降雨后发生顺层滑动

        李九乾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龙坡山滑坡位于夹江县木城镇青衣江右岸,在连续降雨后发生顺层滑动,滑动距离约30m,滑动后得滑坡体仍保留有类似基岩的层状结构,滑坡规模约56万立方米。通过钻探、调查、试验等手段,查明滑坡的规模和特征,研究了其形成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相关的滑坡分析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缓倾角顺层滑坡;机制分析;裂隙水作用


1 概况
        龙坡山滑坡位于夹江县木城镇青衣江右岸,国高网乐雅高速从滑坡后缘以路堑形式通过,建设期间为查明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专项勘察。
        据调查,滑坡在勘察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滑坡体尚保留有部分原岩的层状结构,该滑坡的发生时间为民国5年(1916年)夏天的某个晚上,滑坡体上的房子未倒塌,只是已经滑动到青衣江边上,滑动前当地经过3天的连续降雨。
2 地质背景
        滑坡位于四川盆地浅丘区,前缘紧邻青衣江,地形较舒缓,地面绝对高程420~470m,相对高差约50m。滑坡区出露和钻孔揭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和白垩系下统灌口组下段(K1g1)。
        滑坡堆积层(Q4del):可分为滑体和滑带。①滑体:主要为块石土和未完全解体的粉砂质泥岩岩体组成,结构松散,其孔隙之中局部为粉质粘土和角砾充填。未完全解体的粉砂质泥岩岩体上可见鼓胀裂隙,部分保留原岩结构,但其产状较混乱,与母岩的产状大体相似而不同,厚度为9.0~18.0m。②滑带:主要成分为含角砾粘土,紫红色~浅紫色,呈软~可塑状,粘粒含量高,有滑腻感,粘性极强,包含物为砾石,磨圆度好,在砾石上可见清晰的擦光面,厚度为0.30~0.60m。
        白垩系下统灌口组下段(K1g1):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胶结,中厚层状,岩质软弱,岩体中裂隙发育不均匀,陡倾角裂隙较发育,裂面较平,裂面被黑色矿物浸染。局部发育顺层面的软弱夹层,泥化现象明显。
        滑坡区大地构造部位为扬子准地台之川西台坳,处于尖尖石反“S”形背斜北东翼,岩层倾角较缓,岩层产状20°∠9°,倾向与坡向一致,区内未见有大的断裂,但节理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三组:①产状318°∠86°,裂面舒缓波状,延伸长度约2~3m,节理间距0.3~1.0m;②产状33°∠76°,裂面舒缓波状,延伸长度约2~3m,节理间距0.5~1.0m;③产状290°∠64°,裂面平直,延伸长度约1~3m,节理间距0.01~0.05m。前两组在区内均有分布,第三组分布于滑坡后缘陡壁处,形成节理密集带。在滑坡后缘,可见沿节理追踪形成的卸荷裂隙,张开度约0.5~2cm。
        滑坡场址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滑坡区未见地下水出露点,钻探过程中发现有岩体裂隙水。其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
3 滑坡特征
        据调查,该滑坡系1916年连续三天暴雨后形成的基岩滑坡,长度约300m,宽度约120~180m,影响面积约4.8万m2,滑坡体厚度一般9~18m,其中滑坡体后缘稍薄,约3~5m,体积约56万立方米。滑坡后缘有明显的拉陷槽,虽经当地居民耕地平整,仍可观察拉陷槽宽度约30m。(滑坡结构见图3-1)
        滑坡后缘见较平直的陡壁,高度约8~10m,部分尚无植物生长,土色略新,后缘左侧尚可见与母岩脱开的小丘,由未完全解体的粉砂质泥岩组成;中部至前缘可见三个不连续的小丘,均为未完全解体的粉砂质泥岩岩体组成,部分保留原岩结构,但其产状较混乱,与母岩的产状不同,其上可见张裂隙,宽度可达2~5cm,无充填,鼓丘之间形成似鞍形的凹地;前缘临青衣江,为青衣江的冲刷岸,受江水冲刷形成陡坎。据调查,该滑坡滑动时,滑坡体中前缘有一座木结构房子,滑动前位于山坡之上,滑动后已经到达青衣江边,但房屋完好无损,连屋后的水坑也未见有破坏。
        
       

        图3-1 滑坡地质剖面
        
        
4 形成机制分析
        滑坡形成内在因素:滑坡区的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灌口组下段(K1g1)的粉砂质泥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和坡向基本一致,岩层倾角9°,为正向缓顺层斜坡。据钻探揭露,斜坡岩体中沿层面发育有连续性不等的泥化软弱结构面。边坡前缘为青衣江的冲刷岸,受江水冲刷形成陡壁,使得岩层具有良好的临空条件。斜坡岩体发育有三组陡倾裂隙,并在滑坡体后缘附近发育有节理密集带。
        滑坡形成的外部触发因素:据调查,1916年雨季滑坡发生前有连续三天的暴雨过程。
        形成机制分析:连续的暴雨使得地下水沿裂隙渗入,并沿层面下渗,逐渐形成一个连续贯通的软弱夹层;雨水沿节理和裂隙突然楔入,使得裂隙水压力剧增,整个坡体在裂隙水压力的作用下沿软弱夹层突然滑动,形成滑坡。
        综合分析滑坡内外因素,该滑坡属典型的软弱结构面+裂隙水压力耦合作用的缓倾角顺层滑坡。
5 稳定性分析
5.1 定性评价
        据调查,滑坡体上现有七座民房,有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两种,其中有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均为滑坡形成后所修建,但房屋均未见有变形和破坏的痕迹,滑坡体也未出现活动迹象,滑坡体中部有水泥公路经过,公路上也未见有变形、破坏的痕迹,说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
        高速公路从滑坡体中后缘以挖方形式通过,对滑坡主滑块而言,相当于削坡减载,不会对滑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次滑块,边坡开挖对该段基本无影响,其稳定性在开挖前后基本无变化。
5.2 定量评价
        滑坡边界条件:
        根据现场调查明确滑坡的边界、滑坡的主滑方向,据钻探查明滑坡体的厚度、滑面的位置及地下水位,并取样进行室内试验。
        根据取样试验,滑坡体综合容重取为:天然状态:γ=22.0kN/m。饱和状态:γ=23.0kN/m。
        试验获取的滑带土剪切试验离散性较大,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直接作为滑坡稳定性计算指标。故该滑坡稳定性计算的滑带土参数取值,在参考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恢复原地面(据滑坡滑动已经百年,故恢复原地面有一定误差),并综合考虑裂隙水压力的作用,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了反算。滑坡暴雨状态下稳定系数按照K=0.98~1.0,反算得到暴雨状态下滑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并结合工程地质类比和参照试验成果,天然状态下的滑带土剪切参数进行适当提高,最终确定滑面的抗剪强度指标为:
        天然状态:c=16kPa    φ=13°
        饱和状态:c=12kPa    φ=10°。
        滑坡稳定性计算:
        高速公路从滑坡中后缘以挖方路堑形式通过,本次计算对滑坡开挖前、后的稳定性分别进行计算,按照初拟开挖断面,开挖后,路线将滑坡体一分为二,故对开挖后内、外侧滑坡体的稳定性分别计算(见图5.2-1)。考虑到滑坡的已滑动脱离基岩山体,不再具备短时间裂隙水压力急剧上升的条件,其稳定性计算不再考虑裂隙水压力的影响,仅考虑滑面软化的影响。
       
        

        图5.2-1 龙坡山滑坡计算剖面
        
        
        鉴于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且滑坡形成时曾连续三天暴雨,故对该滑坡的计算工况采用天然状态、地震和暴雨三种。
        本次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其计算平衡方程为:
   (5.2-1)  
                               (5.2-2)  
        Fi:编号为i的条块剩余下滑推力;
        Wi:条块的重量,;
        Qi:编号为i的条块水平力合力(包括条块左右边界的空隙压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
        i:编号为i的条块底面倾角;
        ci、fi:编号为i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
        K:待求的稳定系数;
        Ui:编号为i的条块底面空隙压力;
        式5.2-1中右边第一项表示本条的下滑力,第二项表示本分条的抗滑力,第三项表示上一分条传下来的不平衡下滑力的影响。
        式5.2-2为传递系数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见表5.2-1
表5.2-1  龙坡山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计算结果表明,开挖前该滑坡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发生地震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连续暴雨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开挖后内侧滑坡体在天然、发生地震或暴雨时均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仅可能产生局部坍塌,对内侧边坡适当放缓,进行护坡+截排水措施处理即可;开挖后外侧滑坡体在天然工况及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连续暴雨工况下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其安全储备尚不足,不满足高速公路安全性要求其一旦产生破坏,可考虑在滑坡体上设置坡体排水措施,提高滑坡的安全储备。
        6 结论
        该滑坡为内外应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为典型的软弱结构面+裂隙水压力耦合作用的缓倾角顺层滑坡。
        滑坡滑动后,随着裂隙水压力的消失,滑坡已基本不再具备再次启动的条件。
        高速公路从滑坡中后部已路堑形式通过,公路开挖对滑坡的稳定性未造成恶化,但安全储备不足,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提高安全储备,使之符合规范的安全性要求。
        参考文献: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JTG 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肖尚德等. 恩施盆地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6,06:1080-1087.
[4]程强等. 典型红层软岩软弱夹层剪切蠕变性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05(28 增1):3176-3180.

        作者简介:李九乾,男,43岁,高级工程师,硕士,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长期从事公路、水运等交通建设项目地质勘察工作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