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8期   作者:安建军
[导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安建军
        尚志市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600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在功能和形式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其施工量也相对较大,上下结构转换层如何顺利转换是施工中的重难点。对此,文章以高层建筑工程为背景,围绕其中的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层建筑的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结构上、下部的功能普遍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对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以功能需求为导向,合理设计上、下部结构的类型。转换层是新型施工方式,可解决上下结构荷载传递不合理的问题,通过转换层的应用能够充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其维持正常使用状态。
1高层建筑中厚板转换层的概念
        高层建筑的功能颇为丰富,为满足具体的功能需求,其内部的结构必然会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此时转换层成为重要的衔接途径。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应用在功能各异的楼层间,以达到转换楼层功能的效果。纵观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应用状况,普遍以梁式厚板转换层居多,其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传递效果,并且在设计、施工方面都较为简单。我国的高层建筑领域,转换层常见于剪力墙建筑结构(突出特点在于底部空间较大),对于各楼层间存在柱网交错的情况时,则以厚板转换层的方式为主。
2厚板转换层的主要类别
2.1分类
        以功能为划分依据,转换层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①同步转换结构的轴线布设方式,设置好转换层后,此条件下若上部的剪力墙楼层结构转变为框架,将随之对上部楼层和柱网带来影响,使两者的轴线相互错开,最终结果则是上下结构难以有效对齐。②改变上、下层的轴线和柱网,此时下层的柱距相对较大,将形成较明显的柱网,最终结果则是下层外框架的入口有所增大。
2.2形式
        底部为大空间结构。从高层建筑的建设状况来看,底部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普遍采取的是大空间形式,具体包含两种细分方式:①转换层结构横跨建筑平面的底层,此时的荷载在经过传递后将到达底层的支撑点上,可将其称之为桥式结构;②形成稳定的筒体,于该处支转撑换层中部,该部分统一采取悬挑向外部的方式,此时可达到扩宽底部层数的效果,从而构成更具有宽敞特性的空间,例如展览厅、大商场等。外部为大柱网结构。对于筒中筒建筑形式而言,通常无须变更其内筒结构,主要处理方式是转换外筒结构。为有效扩宽入口,需调整好外框筒的位置,将其置于楼层下部较为合适,水平设置转换构件,在适当加大建筑底部的柱距后,可以构成相对宽敞的开间[2]。在此条件下,沿外框筒平面的柱列依次完成各转换构件的安装作业即可。转换结构方面通常以转换墙梁、空腹析架等较为合适。
3在高层建筑中厚板转换层有关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大人民群众也对现代高层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促使中国的高层建筑不仅越来越多元化,而且高层建筑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成功的转换层实践是一个新的突破,为建筑功能的丰富以及高层次社会需要的满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为当今社会进行旧楼改造创造了条件。目前,许多在建楼盘尚未竣工前,原先定位的功能却已经无法满足来自社会的需求,而利用厚板转换层的有关混凝土施工技术,适当进行改造上述后建楼盘的功能用途,便能让旧楼绝处逢生,而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工程概况
        某建筑,总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约53万m2,功能定位丰富,包含高层住宅、酒店等。商业面积约30万m2,住宅高层施工以桩基础、剪力墙为核心主体,涉及大量转换层。车库施工统一采取无梁楼盖的形式,商业楼以框架结构为主体,配套完整的网架中庭玻璃屋顶,兼顾质量、美观等多重要求。
5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5.1合理优化混凝土配比
        浇筑作业分两层依次完成,转换板总厚度为1.71m,按照600mm、110mm的厚度控制标准依次完成两层浇筑作业。第二层浇筑所用材料为C45大体积混凝土,其伴有较明显的水化热现象,为有效避免结构裂缝等质量问题,在生产混凝土时应注重对配比的控制以及外加剂的使用。粉煤灰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水化热,经试验后将其掺量设为73km/m3,按照此标准生产所得的混凝土温度可下降约5℃。经过多次研究后确定如下配比方案:水泥381kg、砂子643kg、石子1100kg、水180kg、粉煤灰73kg、外加剂58kg。
5.2 混凝土浇筑施工
        各层的浇筑作业都要具有连续性,宜采取对称浇筑的方式,优先施工转换板的中心,再逐步向两侧对称浇筑。施工全程应控制好浇筑速度,尽可能做到匀速浇筑,同时脚手架也要维持受力均匀的状态,不可发生偏压等问题。薄层浇筑作业可以选择斜面分层法,发挥出混凝土的流动性作用,从而完成所有浇筑。单层厚度设为500mm,为保证浇筑施工质量,自然流淌坡度以1:4较为合适。根据本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最大断面处的厚度控制标准为500mm,完成该部分浇筑所用混凝土为80m3。振捣作业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以50插入式振捣器为主,对于墙、梁等钢筋密集度较大的结构,可选择30插入式振动器。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合理布设振捣点,单点作业时间约25s,确保振捣间距在500mm以内,使得各处混凝土都具有足够的密实度。振捣期间加强对现场情况的观测,若表面水平线不再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灰浆从表面泛出且绝大部分气泡均消除后即可结束振捣。泵送混凝土施工对整体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泵送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在于流动性较大且具有较明显的泌水现象。对此,应提前在板的四周设排水孔,使混凝土中的绝大部分水都能够从孔内快速排除。
5.3 混凝土分层浇筑
        界面和表面的处理完成浇筑作业后需静置1h左右,若混凝土泌水渗出,此条件下即可组织模板面的钻孔排水泌水作业。表面施工中应掺入适量的碎石(粒径控制在30mm~60mm),将其1/2埋入到水泥浆中,剩余部分则裸露至外界。若浇筑厚度达到600mm,此时需根据要求绑扎锚筋,以700mm的间距标准依次布设稳定的钢筋支架。锚筋和支架两部分可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使上下层的混凝土连接成完整的整体,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剪能力。部分情况下泵送表面水泥浆厚度较大,结束浇筑后需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自浇筑结束开始算起,经过1h后即可使用长刮尺处理表面,使混凝土满足标高要求。在终凝前还需组织多次碾压作业(可使用铁滚筒),确保所有裂缝收缩闭合。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正好满足了功能层面的需求,可形成相适应的结构层。文章以绿港财富广场项目为依托,从实际施工需求出发,围绕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总结出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实践探究[J].河南建材,2019(05):224-225.
[2] 胡雯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91.
[3] 施伟炯.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188.
[4] 龚继平.关于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的若干思考[J].砖瓦,2020(06):165-166.
[5] 顾鹏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05):188+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