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照收、何振洲、苏明、黄维、魏欣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公司,530000)
摘要:就目前来看,在项目工程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混凝土作为重要原料,高性能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率和应用范畴也在不断加大,而为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建筑基本性能,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将高性能混凝土用于结构耐久性施工作业中,是当前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高性能混凝土中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的系统化研究,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项目工程中的具体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系统研究;实践应用
引言:伴随项目工程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强,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逐渐取代传统混凝土,成为当前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主要原材料。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项目工程施工作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对高性能混凝土中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进行系统化剖析的基础上,了解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益的影响因素,最终为后期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性能混凝土中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的系统化研究
(一)试验设计
目前来看,伴随项目工程和规模数量的持续增加,建筑企业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为从根本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将多元胶凝材料加入高性能混凝土中,在起到良好复合效应的同时,也能为预期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基础。为帮助工作人员系统化了解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需做好如下试验设计:
本研究着重考察矿物掺合料一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等的物理性态及其掺入后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综合影响,目的在于比较各种掺入方式下的复合效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从而分析多元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复合作用及其机理。
(二)试验结果
1.力学性能
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中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研究过程中发现,掺入多元活性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亦或是没有掺加多元活性胶状的高性能混凝土,无论是强度亦或是工程整体稳定性都相对较高,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掺入料的增多而增加。
2.耐久性能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了解到,掺加了粉煤灰和矿粉等掺合材料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明显强于普通混凝土,即掺合材料的引入明显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胶凝材料颗粒粒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从根本上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工作人员还需对胶凝材料颗粒粒度进行系统化剖析,通过研究发现,多元胶凝材料在加入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四种复合的胶凝材料的级配最为密实。
(三)复合效应分析
在新市场经济常态下,为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金诺及早入手,迅速成立了相关生产研发团队,重新调整完善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从原材料着手,对内公司成立了矿渣微粉生产企业、精品砂石骨料生产线及外加剂自主合成生产线,同时与水泥及粉煤灰厂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技术沟通,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并由公司运输车队统一配送,从各个环节控制原材料质量。其次成立高性能混凝土研发小组,针对地区所有原材料进行各项数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优化配合比及混凝土性能,并进一步研发透水、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等。除此之外,在进行掺入料掺加过程中,受掺合料物理性态、化学组成的影响,不同矿物掺合料在不同效应下起表面也不尽相同,有的表现为正效应,有的则是负效应,而多元掺合料的掺加能有效规避单一掺合料掺加效应,目前来看常见的复合效应主要有:
1.微集料效应的复合
水泥、矿粉以及粉煤灰是胡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掺合料自身质量的高低,对复合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在颗粒粒径方面,水泥颗粒粒径远高于粉煤灰和矿粉颗粒粒径,若是按照以往单一化掺加,颗粒粒径过大会增加渗漏问题的产生,而反观将多元掺合料进行掺加,能降低颗粒粒径大小,规避渗漏问题的出现。
2.形态效应的复合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在表面粗糙度和形状方面,粉煤灰表面光滑且形状较为规律,反观水泥和矿粉,不仅表面粗糙且形状还不规则。若是按照以往单一化掺加,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保水性以及粘聚性无法得到保证的同时,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也势必受到一定影响,而反观将多元掺合料进行掺加,能起到润滑作用,在缩减相应用水量和泵送阻力的基础上,保证了新拌合物的畅通性,再配以高效减水剂,工程保水性以及粘聚性能达到最理想状态。
二、高性能混凝土和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概述
(一)高性能混凝土
简单来讲,所谓的“高性能混凝土”本质上虽然是混凝土,但与传统混凝土相比无论是性能亦或是其它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显著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此外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深加工和制作得到的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耐久性好、建筑强度高的显著优势。
高性能混凝土其作业原理就是将混凝土和外加剂进行拌合,塑性和流态特征是其显著的应用特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用高性能混凝土取代传统混凝土,在减少后期混凝土离析现象发生的同时,即使混凝土出现了硬化问题,其体积也处于稳定状态。
(二)混凝土耐久性
所谓的“混凝土耐久性”其实简单来讲,就是混凝土原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维持度,换言之就是耐久性越高,混凝土原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维持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施工存在问题
1.混凝土材质
随着工程施工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不合格产品以及产品检测不到位等现象较为普遍,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2.混凝土密实度
在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从而获得很好的均质性)不高也是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导致混凝土密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空气和水渗入产生化学侵蚀、二氧化碳渗透导致“碳化”以及混凝土中水分含量过低在温度低到零下时体积膨胀。
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积极转变工程作业理念,建立完善的作业规范
在建筑工程作业过程中,作业理念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作业偏向性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作业理念的传统性导致的。对于作业工作者而言,追求建筑短期质量安全是现阶段作业人员普遍秉承的作业理念,而要想从根本上完成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过度,在作业过程中一方面作业人员需摒弃传统作业理念,提高对路桥本身质量优化的重视度,以此在确保路桥长期耐久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为预期施工效益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还必须从全局角度、从未来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册对作业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以此为预期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在现阶段工程作业过程中,为规避因人为作业而导致的施工作业问题的产生,施工单位还需建设科学完善的作业规范,甲方需将相关标准纳入验收合同,制定企业共同认可且符合法律标准的作业标准文件,以此在不断规范和约束作业人员作业行为的同时,保障工程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对工程疲劳损伤的重视度,提高工程作业安全性
就目前来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疲劳损伤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工程使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安全性,提高对工程疲劳损伤的重视度是极为必要的。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路桥疲劳损伤问题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在路桥使用过程中,当出现超负荷承载力后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未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管理,导致路桥一直处于疲劳状态,长此以往导致疲劳损伤问题的产生,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在进行建筑规划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根据现场勘查以及水文特征,辨别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损伤因素,而后在作业过程中对其进行规避处理,以此在提高工程整体作业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路桥的结构应力;另一方面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还需确保作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具体而言就是在作业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作业,并且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以防图纸丢失、数据丢失等问题发生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提高作业成效,以此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新建筑材料的运用,提高工程作业耐久性
在建筑工程作业过程中,耐久性作业由于涉及多方内容,因此其作业难度相对较高,且从目前来看,受传统作业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作业工作人员所作业的方案,大多也只是在短期内能保障工程使用的安全性,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工程作业耐久性,加强对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的运用,确保作业方案的前瞻性。材料的选择对于后期工程使用寿命而言具有重要影响,而不同施工建材由于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建成的工程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故此在进行工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从根本上提高对水泥选择的重视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现场勘察数据和水文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而后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出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由此在降低工程碳化速度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最终为预期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在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迅速成立了相关生产研发团队,重新调整完善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提高对原材料检测的重视度、成立高性能混凝土研发小组以及技术沟通,从各个环节控制原材料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社平,高俊发.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二版)[J].化学工艺出版社,2013,12(12):111-112.
[2]蒋岚岚,陈宇,耿震.新型一体化Orbal氧化沟的工程设计[J].水处理技术,2018,12(04):102-103.
[3]颜秀勤,张悦,郑兴灿.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9,12(07):111-112.
[4]路来军,李虎军.首都国际机场停车楼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3,12(16):122-123.
[5]姜凯.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6(1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