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邵迎春
[导读]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农村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落后,导致了农村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都特别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它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互相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邵迎春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39)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农村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落后,导致了农村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都特别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它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互相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内容之一。在实验中,我们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农村学校实际,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实施。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注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教师的人格特点——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真诚、宽容、理解、尊重;三是教育机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聘请心理卫生专家来校给教师讲课,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让老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邀请外界心理辅导医生或是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开展不同专题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且在校内开设专门的心理资料阅览室,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安排有经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的一些初浅知识的传授,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以达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目的。并且老师会给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回访孩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开设心理资料阅览室,让老师、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以及观看相关视频等资料,使学生们能够达到自我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只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你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在你眼中的种种所谓‘不可饶恕’的事。”农村小学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更系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教师工作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还能为今后的教育科研和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设优美环境,陶冶高尚情操 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优美环境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首先,农村小学应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农村小学一般条件比较差,但也应做好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工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赏心悦目,从而乐观向上;其次,应注意抓好校风校纪,因为良好的校风校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其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第三,开展好“优秀文明班队”、“十佳少先队员”等评比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第四,通过板报、队角、橱窗、专题讲座等生动的宣传教育形式,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形成高尚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农村小学可根据农村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3)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结束语:   当代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总之,要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小学生的人格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心理品质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海宝, 黄卫明.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06):80+94. [2]刘相珍.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小学)(8):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