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与加强对策 秦培均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秦培均 廖文涛 詹超滨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难;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普遍存在,且日趋严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还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深入探究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强化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解决大学生自身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创造更多社会就业岗位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等于成功创业,但在创业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这对大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就业很有好处。如果创业成功,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供给,缓解人才市场岗位供求矛盾。大学生创业,可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比例,也可以增加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无疑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事实证明,一些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创办微小企业,研发科技产品,推动了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利用效率,搞活了区域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有力贡献。
        二、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然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首先,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大多停留于课本知识,容易脱离现实情况,缺乏对创业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有时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鲁莽行动;其次,成功的创业,既要有科学严谨的创业计划,还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银行贷款、风投资金等外部金融出于自身风险考虑,不会轻易提供金融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只能依靠家庭支持。家庭资金实力及其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初始创业的投资能力。
        (二)高等院校方面的制约。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讲,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首先是缺乏个性化的创业培养。目前的创业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专业讲座等广谱模式而展开,这虽然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业激情,但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有限制;其次是专业性创业实践培养不足。尽管各高校的专项创业能力培养活动较多,但在具体的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明确、可行性较差、脱离专业学科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创业实践活动的效果;再次是创业知识传授定位不明确。创业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局限于激发创业激情、传授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由于定位不明确,加上高校教师自身在创业实践方面的经验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后,高校内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自成体系,脱离社会和市场环境,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影响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
        首先,传统的求稳心理,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致使大学生缺乏创业勇气,甚至对创业行为持排斥态度;其次,很多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学业后,得到体面、稳定的高薪工作,反对子女冒险创业、艰苦创业,无形之中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在工商注册、财税激励、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优惠不足,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学生层面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明确创业的内涵和动机。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创业?怎样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自身有哪些可以整合的资源?有什么样的创业优势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才能强化创业信心,攻克创业难题。其次,大学生要敢于挑战传统思维,并具备必要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等系统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大学生还应该明确,创业的道路是曲折的,结果也不一定是成功的。因此,必须学会自我调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挑战。
        (二)学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培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是结合国家对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以及学校专业定位、资源优势等,制定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校园宣传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创业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和知识传授,形成支持、理解、帮助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要构建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主要是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信息平台,宣传创业成功典型、传授创业知识、传播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再次,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增加创业课程、创业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创业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性、针对性地邀请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成功人士,结合创业实践组织创业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增长创业知识。最后,要搭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高等院校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如开设创业街或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学生创业活动中心、举办挑战怀竞赛,等等。以此弥补学生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三)社会层面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形成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在社会范围内形成鼓励创业、容忍创业失败的氛围。同时,作为学生家长,也要转变传统的求稳观念,顺应市场经济形势变化,支持、鼓励子女创新创业,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其次,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鼓励创业的制度环境。高等院校加强创业能力培育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主要是构建鼓励大学生创业、培育创业能力的制度体系,重点是完善对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
        总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任务。需要大学生在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改进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创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理论观察,2011(5):145-146.
        [2]杨煦熔.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