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李桂容
[导读] 心理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价值理念

        李桂容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摘要:心理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价值理念,促进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不过心理教育培训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目的。本文就对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法加以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方法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渗入我国的文化及思维意识不断增多,其中一些不好的思维认知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疾病,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不利于未来发展。对此,需要通过心理教育培训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扭转不良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心理教育重要性
        高校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大重视力度,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从正确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树立良好的价值理念。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会使学生在面对社会和国家时,存在不良情绪,这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故而务必做好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向高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正确看待社会和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工作机制不健全
        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属于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在机构设置和工作开展中,经常会将其归纳到思政教育中来,专项工作机制不完善,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缺少依据和支持。一方面由于工作机制的不完善,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将重点放在咨询和干预上,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未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概率分布,前期预防较为薄弱,心理教育培训工作的功能只能发挥一半,在问题解决上,也无法做到全面性,解决一个问题后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人员工作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工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中,配套设施及空间配备不完善,专项经费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工作开展场地较为随意,私密性不高,在辅导学生心理问题时,经常会被打断,久而久之,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反感,不愿接受心理辅导。
2.2培训体系缺失
        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这四部分。目前高校将心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后三项上,忽略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较少,后续工作开展存在阻碍,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具体问题体现在:
        在教育教学中,高校将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但由于对心理健康的不正确认知,课程选择人数较少;缺少专职教师,多数教师都是按照书本内容复述,其中很多抽象知识学生无法理解,削弱了对心理健康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部分心理问题,辅导员教师难以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和说明,答案模糊不清,学生难以辨识和掌握。


2.3队伍专业性不高
        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是由心理健康中心负责的,但心理健康中心配备的教师并非是专业毕业教师,多由学工人员兼职或退休教师担任,在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及培训工作时,难以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再加上退休教师的思想老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不到位,在解决心理问题时,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情况,从根源处给出解决办法,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反教师还会因为言语上的不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此外,专业人员的缺失,使教师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心理知识培训,在教育和疏导上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不断扩大。
3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改进策略
        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相关人员应结合现存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心理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1完善工作机制
        心理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完善上,可从两方面推进,以确保心理教育培训工作作用的发挥。其一,从专职人员队伍角度出发,设置专门负责教育培训的员工,开展对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加大师生对心理健康重视力度。其二,增加资金投入,推动心理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可为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划拨专项资金,确保课程开设、场地建设、设施维护、专业培训等活动的支出,可定期指派部分人员参与专项培训和交流,提高能力。
3.2加大师资力量
        高校在开展心理教育培训工作时,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师和辅助教师,通过两者的通力配合,提升心理教育和培训质量。为此,高校要加大专职教师的招募力度,对现有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技能水平,具备独立的思维体系,能够根据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再者,在一线教师中聘请知名专家,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周期性的主题培训活动,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师的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一线教师参加国内外有品质的培训项目,增强教师的心理问题识别和危机干预能力。利用这些举措,调动一线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让一线教师成为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力量。
3.3重新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需将心理健康融入到日常教学课程中来,设定必修课,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针对心理健康内容,开展选修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也可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悟人生,丰富情感。另外,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尝试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增强教学灵活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自行解决现存心理问题,扭转不正确的思想。还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心理教育的有效性。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高校需要注重心理教育培训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构建优良的教学体系,在心理教育方面加大师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念,为社会前行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思遥.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心理教育培训工作[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8).
[2]陈玉荣.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31(004).
[3]陈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20.
[4]季玉婷.多维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张梦梦.质量导向的高校“双辅导员制”研究与探索--以广西4所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9.
[6]汪海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6,(25).
[7]赖玉琇.基于学校贡献度视角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6,(10).
[8]张锦平.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J].学理论,2015,(14).
[9]陈瑞平.浅析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