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9期   作者: 张银刚 宋汶蒨
[导读] 本研究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题,主要针对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方面开展研究。
        张银刚  宋汶蒨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本研究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题,主要针对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方面开展研究。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

1历史文化街区与可持续发展的概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人类的文明中,每个地区都会保留下来的一部分生活风貌完整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片段的街区,这部分街区须具有足够规模和数量的构筑物以及建筑物。
        随着城市元素的增长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一直处于一种新陈代谢的状态。提升空间活力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内在动力,对于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塑造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数据相比,多源开放数据具有样本容量大、精度高等优点。有研究通过兴趣点(poi)和政府公开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城市街道,如公共服务和居住。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很少。以往有研究对象是位于南京老城南部的新安里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综合展示区。西南里街区融合了现代元素,延续了迪纳斯提奥明卡基青迪纳斯提奥的建筑特色。此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腾讯地理位置大数据——旅游与公众评论、路网和高德地图,借鉴龙影提出的城市街道活力评价框架体系,对历史街区活力的研究从外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外部表征为实时人口密度,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历史街区自身特征和周围环境要素,四条主要街道分别编号为1-4。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选元素进行分类和处理,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位置和其他数据信息。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活力的内在原因。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的日间和夜间活力有重大影响。它是重塑街区活力的首要考虑因素。功能和历史资源的组合对街区活力有正面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使街区更具活力。街区活力需要调整格式,重塑商业活力。研究提供了新数据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最新概念[1]。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点。有研究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基因理论为切入点,运用基因分析方法,对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基因、辅基因和突变基因类别进行了历史演变和现状的认识和比较。提出了通过城市有机体中基因的相互联系来形成“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的信息联系”的观点,从而探讨如何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微循环转型中提高城市的代谢能力,实现有机体的良性循环,获得区域文化的连续性、发展性和城市的有机成长性。同时,吸引游客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往往伴随着一个“旅游绅士化”的过程。有研究通过研究居民和游客社区游憩空间的时空分布,确定公共区域社会空间隔离的程度,并探讨其合理性。本研究以汉口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2天的游憩活动调查,收集了近1800名居民和游客的资料,然后利用该核密度估计,绘制了该街区不同时期两组人群游憩领域的热图。热图结果表明,居民和游客在游憩区内存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隔离: 1)居民的游憩领域主要分布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和居住街道,游憩活动主要是聊天、棋类等;2)游客的游憩领域主要集中在商业步行街或历史文化建筑,拍照、观赏、就餐是主要活动; 3)从一天的平均累积空间和时间分布来看,两类游憩领域的最大距离为190m,最小距离为125m。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更新的发展,城市中的许多景点依托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更大的区域,并成为城市的名片。它带来了旅游者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大众旅游的发展。“真实性”是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出现而出现的,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这导致了外部力量的过快进入,造成了当地文化遗产的破坏,或者说是一种综合性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这种同质化的“假货”让游客质疑文化的真实性。“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旅游业的各个方面。游客参观历史和文化街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凝视,而是一个真实的体验。核心也是体验。旅游者的体验产生了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感知的综合反映。游客的感知是参与产品设计的真实性的体验。真实感是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问题的提出,平衡了文化遗产本身的真实性和旅游者的真实性,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1)历史文化街区环境问题显著。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历史街区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谨。


        (2)历史街区过度“商业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全部的历史越来越偏向商业化趋势,街道上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甚至部分街区商家还引入了外国品牌,街区缺少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
        (3)历史文化街区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缺乏管理。部分街区建筑物由于缺乏资金、政府不重视等原因,导致部分年代久远的建筑物缺少维护,建筑物出现了掉落、褪色、掉皮等现象。
        (4)历史文化街区功能结构单一,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目前大多数街区商家主要在“食”和“买”两个方面吸引游客,缺少旅游者的参与度,使得旅游者不能有很好的体验。
        (5)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缺乏统一的市场管理与监督。部分街区出现了商家低进高卖、漫天要价以及售卖三五产品及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
3历史文化街区评价指标体系
        (1)历史的价值。历史的价值主要通过历史的重要程度及历史的久远程度来衡量。
        (2)美学的价值。美学的价值主要通过街区外形的布局、风格式样、色彩的运用来衡量。
        (3)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价值主要通过物质方面的文化遗迹非物质方面的文化来衡量。
        (4)社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主要通过精神层面的价值与使用层面的价值来衡量。
        (5)环境的价值。环境的价值主要通过自然地理环境与人为创造的环境来衡量。
        (6)建筑的价值。建筑的价值主要通过街区外形的布局及风格式样来衡量
        (7)经济的价值。经济的价值主要通过商业方面的价值与资源方面价值来衡量。
        (8)文脉的价值。文脉的价值主要通过延续性与地域性来衡量。
        4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1)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可以投入资金加强对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可以增加停车场、指示牌、厕所等的数量,在最大程度上便利游客游玩。
        (2)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环境保护。通过网络以及线下宣传的方式提高游客们对街区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大程度的避免游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街区可以通过增加指示牌、增加垃圾桶的数量等方法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同时也要及时清理垃圾避免出现特殊气味。
        (3)加强导游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通过定期培育以及一定的奖励制度加强导游的能力与素质,将做好、最优质的服务带给游客。
        (4)增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只有很好的传承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古建筑的修缮与维护,可以通过加固、设置围栏、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维护古建筑物;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综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例如在街区表演这种方式。
        (5)加强街区创新旅游方式。通过市场反馈开发出大众喜欢的产品,同时增强文化的包容性,加强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同时要改善街区结构功能单一的弊端,商家可以依据当地特色从门店装修以及“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晓青.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 建筑发展,2018,2(12).
[ 作者简介:张银刚(2000—),甘肃岷县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Email:1801527809@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