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旭 刘雪艳 王菲 狄彦龙
130828198810045557
120104197109056041
130102197701262126
130902198501240174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保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当前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功能。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1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检测阶段,整个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具有很长的周期,若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得到严格地把控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可以给予设计工作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少统筹管理与分项管理。一方面,在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前,没有认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情况进行勘测或者勘测太过粗略,没有获得准确有效的设计数据便急于开展设计。另一方面,建筑中各个施工环节均与其他施工环节有密切关联,某一个分项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会对其他分项施工内容造成影响。而在统一协调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严重时对后续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2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应用、施工管控措施及过程监管等,现阶段在施工技术应用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随着节能环保施工理念的深入,建筑行业的给排水施工也积极引入新型材料和新技术,但现阶段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方面,实际应用并未取得良好的成效。另外,BIM技术可以有效对给排水管道进行建模处理,进一步明确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量和施工量,在提升施工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目前BIM技术也未得到广泛应用。②在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上,很少去考量管道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无法利用现有技术开展优化设计,特别是给排水管道承重结构设计、伸缩缝处理等。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管道密封性测试及掩盖记录等均属于重要的施工内容,但在施工中由于缺乏经验或重视,极易导致严重的技术应用不到位问题,比如给排水管道渗漏,渗漏不仅会对后续给排水管道的正常、有效应用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建筑物屋顶、墙壁及结构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坍塌事故。主要是因为是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把握不到位,没有根据实际施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管道爆炸和噪声会对给排水管道的安全运作产生影响,均由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所导致。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策略
2.1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①建筑施工单位不仅要给予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在实际技术方案设计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各个施工主体的协作能力。比如在设计前,组织给排水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技术负责人,开展初步的技术研讨,明确给排水施工技术设计所需要把控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实现针对性解决。
后期协同设计时,将各个施工主体的设计方案组合,展示同一张图纸上,以此更加清晰明确的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②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检查与排查,其所遵循的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流程,确保施工目标达成,并促进施工品质得到改善。因此,建筑给排水施工在开展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时,可以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此提升技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2.2.1?前期施工环节技术应用的改进
在前期施工环节技术应用方面,施工单位一方面需要召集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而后根据施工特点和要求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为后续施工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待施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便需要积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合理分配施工任务。在开展前期施工环节规划安排时,缺乏对工程的全局管控,没有处理好各项施工内容、工作布局等问题,各个施工主体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出现交叉施工的问题,增加了工程预算以及延长了施工周期。因此,前期施工环节技术应用的改进重点是对技术协同能力的改进,要求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力度,借助多种管理模式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应用和流程。同时,需要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施工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对后期施工技术应用、施工质量把控造成影响。BIM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可以开展管道设计也可以进行管道模拟安装。比如在管道设计方面,借助三维模型可以精准模拟建筑管道的总体布局,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建筑物内部空间中管道的实际状态,在第三方软件的辅助下可以开展管道碰撞检查,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2.2.2?排水施工工艺的改进
排水施工工艺应用后续需要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排水管道施工前,需要组织测量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会对其他已经建设完毕的管线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挖断管线的情况。因此,在给排水施工前的勘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地下管线位置进行探查,明确污水井、雨水井等的分布位置。掌握所有的数据信息后即可开展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设计。②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开展沟槽挖掘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垫层。③做好开挖区域地基的平铺工作,并且对软土进行特殊处理,保证和提升地基的可靠性与稳固性,避免出现土地不平整情况。④采用混凝土浇筑地基时,要保证浇筑的密闭性和防水性,浇筑工作完成后即可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管道铺设。⑤闭水试验时可以通过采用直槽围柃支撑的方法对管道进行填埋,沟槽土层厚度控制在2~4?m之间,头道支撑与管道顶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5~1.0?m之间[2]。另外,需要设置支撑点,土层开挖时要尽量避开杂质、淤泥以及碎,若已经挖掘挖完毕则不需要进行再进行填充处理。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太阳能技术。在新型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电力能源消耗现象比较严重,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在建筑取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所以,加强太阳能加热方式的应用非常重要,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需求。(2)新型管道连接板材质。目前,塑料管道的应用比较普遍化,相比于不锈钢管道,在拆卸和维修方面具有较高的便捷性优势,而且可以预防生锈现象的出现,从而给予优质水质一定的保障,适用于建筑行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有助于将建筑的使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整体上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优质性,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使大众的满意度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晁冠先.探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9~150.
[2]黄帅.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9(15):53.
[3]罗涛.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