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石玉磊
[导读] 摘要:总的来说,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化工和重工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这也让我国水资源问题越来越明显,甚至还引发了水资源供需问题。
        西宁市湟中区水利局  青海省西宁市  811600
        摘要:总的来说,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化工和重工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这也让我国水资源问题越来越明显,甚至还引发了水资源供需问题。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自然资源,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水环境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在。为此,人们需要通过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意识到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
        1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决策和发展的依据和凭证,管理者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处理,需要依据对各方面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知,进而进行信息的分析,保证可以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通过原有的资料和记载进行人工的调查和查询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而作为一项主要的工程建设项目,“数字水利”是进行水资源整治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中有效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最快的获取信息和资源,不断的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对水资源的整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洪判断,在第一时间制定较为合理的措施进行防御,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信息的合计准确,可以及时的处理突发情况。在进行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进行水资源管理,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在实际建设中对信息化技术的资金不足,从而导致水资源信息管理的建设不稳定、不合理。除此之外,系统维护资金也不充足,许多系统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使用的信息设备也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功能比较落后,运行速度缓慢,无法更新信息收集、采集的渠道。
        2.2缺少信息化人才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缺少信息化人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和标准不规范。许多信息人才的素质不高,技术运用程度不熟练,发展过于落后,不符合当代信息建设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定期考核,有效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素养和专业水平。
        2.3管理模式落后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是一项繁琐工程,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制定标准化制度,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对数据的完善等工作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使得信息技术功能较为薄弱,数据管理功能落后,其他一些系统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无法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2.4信息处理的效率不高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熟悉整个阶段产生出来的数据,并且科学合理地分析以及掌控这些数据。但由于一些水利工程项目融入了信息化技术后,便添加了许多数据信息的种类,加强了信息处理的难度,使得信息处理的效率无法满足实际管理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些水利水电单位的技术人员在软件开发时,缺少钻研精神,在开发过程中未引入先进的理念。
        3优化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措施
        3.1加大资金的投入
        信息化技术建设要具备足够的资金,最大程度地实现既定的目标。此外,还要配备比较专业的团队和技术人员,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在进行水资源信息管理过程中,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资金申请,也可以向相关行业进行融资,最终实现对水利工程数据的整合,使之可以共享和创新,保证水资源信息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2强化专业人员的思想
        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发展和完善,进行推进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可以对目前存在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保证信息的高效,聚集诸多的最新资源进行管理和完善,为此,一定要加强思想观念建设,具备良好的思想观念可以保证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可以有效的保证水资源的建设,给水利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制定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重视,不断的进行施工和完善,促进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此,应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水资源管理信息的接收、归纳,随时为各系统所使用。在进行水资源管理过程中,还要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根据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和运行,采用遥感以及定位系统对水利信息情况进行检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能有效的提高水利信息的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网络信息的发展,对网络信息进行创新,有效的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建设,进而推动整个水利工程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网络信息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
        3.4构建“节水型”社会
        我国部分居民在生活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相关部门应强化对节水作用的宣传力度,为我国国民普及水资源短缺的真实情况,以此来强化民众的节水意识,控制水资源的浪费比例。例如,在公共场所之中,可以投放一些节约水资源的认知资料、宣传绘画等。更为重要的是,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制定有效措施,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力度。例如,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居民用水和企业制定好的供水计划,建立节水奖励制度。对于工业和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选择安装一些新型节水、净水设备,降低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情况。在上述操作的帮助之下,能够将居民和企业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更多人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为我国整体发展垫底坚实基础。
        3.5水污染的科学治理
        各个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借助于行政处罚和征收罚款形式,对一些私自排放污水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或者是对各个省市地区工程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来强化官员们对废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并建立起惩戒和实施反馈机制,对各个工程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监督,这也是对企业污水排放意识强化的基本过程。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切实提升对水资源的行政管理力度,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更好的强化行政管理能力,应该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充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提升政府经济软实力的基本过程。
        3.6建立可持续循环用水策略
        由于人们对地表水进行了过度开发,进而导致我国很多区域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问题,与此同时,水资源污染情况也显得十分严重,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于河道修建,让河道水流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对水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问题。另外,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人们可以利用最佳比例将水盐和水沙进行充分调配,这也是对河道之中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基本过程,避免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每个行业均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之中,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为此,人们应该建立合理的水资源配置策略,让地表水水位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避免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总的来说,通过上述操作,可持续循环用水效果能够全面呈现出来。
        结束语
        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优化和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信息化技术工程的不断发展下,其数据监测等技术也越来越强,这代表着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侠.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华东科技(综合),2020(1):289.
        [2]李铭,彭光敏.水资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0):50.
        [3]任学升.信息化技术在水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