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盛莉莉
[导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对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对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项目在完工之后,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价,且评价的方法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有不同的评价方法,那么针对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何种评价方法,是许多建筑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质量,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评价方法;质量检测;评价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投资建设的主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是从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工作、项目运行情况、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成功程度等多个方面,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的评价和分析。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且要遵循相应的原则,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能够发挥出其全部的作用,促进建设工程行业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首先要遵循独立性的原则,所谓独立性原则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决策者、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的建设者等多方不能影响评价的结果,要保持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与项目决策者和项目经理的项目评估不同的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必须具有独立性,不能因为人为因素而影响到评价的结果。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缺乏独立性,就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有效性。所以,建设企业要保持独立性的原则,成立相应的专门的评价机构,设置专职的评价工作人员。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全过程都要保证独立性的原则,每个环节都必须要在保持独立的情况下完成,才能够发挥出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实际效用[1]。
        1.2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评判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需要按照可靠性的原则开展,因此需要评价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评价所需要的数据要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准确、真实和可靠,数据和信息的内容必须详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3反馈性原则
        反馈性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最大的特点,也是与建设工程项目的预测、评估最明显的区别。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决策部门,从而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立和评估投资计划和评估提供参考的标准。反馈性原则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必须要遵守的原则,所获得的评价结果要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于决策部门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开展下一步更加科学的决策。
        1.4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固有的原则,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将客观性原则贯穿与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始终,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方法,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1.5科学性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必须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式来开展,所有的数据和信息来源必须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才是具有实际效力的,能够反映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作用和效益,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必须要遵守科学性原则,不能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1.6实用性原则
        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能够在建设项目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报告必须具有可行性,必要清晰详尽,语言简洁而精准,结果必须可靠而科学,遵守实用性的原则,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具有真正的作用。


        2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有效方法分析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中,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不断的探索,已经出现了多种评价方法,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场合,且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建筑工程项目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从而得出最准确的结果,为项目决策者的决策制定工作奠定科学的基础。
        2.1因果分析法
        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1~5年的时间才会开展评价工作,因果分析法是将该建筑工程项目当前的实际运营效果与该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预估的效果进行比较,并找出比较中存在的差值,从而分析导致该差值产生的原因和该差值造成的影响,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评价。因果分析法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更加直观地判断出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效益的多种因素。因果分析法通常采用树形图和鱼骨图,这两种图形与因果分析法的分析目标有着很高的契合度,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更加清晰、更加直观[2]。
        2.2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也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通过简单的逻辑框图对复杂的项目进行描述和呈现,使复杂的项目被简单化处理,通过逻辑框架来帮助分析者明确项目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出该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率、效果和影响,以及对持续性的分析也有很好的作用。
        2.3风险分析法
        建筑工程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变量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建立相应的风险判断矩阵,帮助企业判断出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风险的种类、风险的大小以及风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在确定风险之后,可以迅速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和调整方案,从而将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或将风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风险分析法是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风险是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所必须做出的评价内容,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应对风险的能力。
        2.4成功程度分析法
        成功程度分析法是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专家组的经验和项目的实施情况来判断的,且通过专家对不同项目的相关重要性、权重和等级来对项目的成功程度进行判断。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功程度首先要确定绩效指标,之后根据绩效指标所占的权重进行评分,最终得出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成功程度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通过专家组的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2.5全寿命周期成本法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一般用于建设工程项目改造,在改造之前对当前的成本和改造所需成本以及改造后的运行成本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该改造方案是否可行[3]。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对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初始投入成本、故障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等多种成本计算,在项目中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年值与使用旧设备费用的对比,从而来判断该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6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应用最为简单、最为广泛的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比较分析法是将建设工程项目运行实际所获得的利润,与投入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对其盈利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所得出的数值来确定在当前现有的条件下,该决策是否正确。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直观、简单、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强.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J].低碳世界,2020,(008):P.00032-00032.
        [2]朱兆伟.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012):P.137-137.
        [3]周茂刚,彭荔.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现状研究[J].建筑科技,2018,(001):P.4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