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电检查中用电安全与反窃电能力的探索 郭凯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郭凯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线损耗是必然措施。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  2519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线损耗是必然措施。最近几年不少电力公司主动引进新技术、更新设施、提高智能化水平,这让配电网线的损耗率有所降低,但是部分区域的配电网损耗率依然居高不下,特别是10kV和供电线路,这让国家电力资源损耗过高。通过分析电力资源损耗原因发现,窃电是线损率无法降低的重要原因,如何杜绝窃电行为、降低线损率一直是电力部门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作,需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窃电行为。电流窃电、强磁铁、遥控窃电是目前最常见的窃电方法,这些方法科技含量高、操作隐蔽不易被工作人员发现。尽管企业不懈研究针对高科技窃电的方法,但都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提高;用电检查;用电安全;反窃电能力;探索
        引言
        为使电力系统节能环保运作,更加高效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电力系统信息的建议。首先阐述电力大数据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其次列举当下常见的窃电形式,再者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了电力采集系统,最后较为详细的探究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与线损监测方面的应用实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完善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窃电的危害性分析
        窃电行为具有安全隐患。窃电分子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价值不惜破坏公共财产,再加上多数窃电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在窃电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危害。窃电行为操作隐蔽,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危害巨大,通常高压窃电行为会造成一个区域内的大带面积停电,让普通用户无法正常用电带来较大的社会危害。损害供电企业的利益。电力作为一种资源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供电企业为电力运输、人员管理、购买设备、检测维护等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窃电的不法分子为追求自己的利益忽视供电企业的效益,用拙劣的手法窃电肆意损害设备不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损失还会损害设备,给供电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扰乱社会秩序。在长期发展下人们已形成形成用电付费的观念,这也是正常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但窃电者为满足个人利益无视社会道德底线窃取电力资源,在窃电者尝到甜头后如不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人们便开始效仿,会从个人窃电逐渐发展成团伙窃电,社会危害更加严重。
        2电力大数据特点
        近年来,国家电力系统的不断拓展,用电采集系统的普及逐渐形成了地区全覆盖、全连接化,电力应用在生活中,为广大人民群体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概括出电力大数据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1)电力大数据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电力系统数据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大数据不仅包括传统以文本资料为主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信息时代所有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半结构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电力大数据的主要类型体现在电力系统中的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和调查中。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电力的运行架构和操作系统流程,以互联网中的电子邮件、网址网站为主。(2)电力大数据数据量非常大。电力信息系统技术的广泛普及,也使得电力技术在信息领域保持先进地位。其运行速度短暂,测试研究表明,最短能达到11秒左右,在如此快的时间内,电力系统就可以获取并锁定出用电客户需要查找的各类信息。(3)电力大数据具有高速性特点。主要是指电力大数据处理时效性高、产生速度快,有价值的电力信息传输时间短、时效性强,在海量数据面前,其流动性大,具体可以保持平均11.8万次/s的运行状态。如果电力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就不能提供有大量复杂、有价值的信息。
        3提高用电检查中用电安全与反窃电能力的探索
        3.1反窃电技术及原理
        专用计量箱反窃电法。在反窃电工作开展中供电范围会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安装对应的计量装置,例如使用全封闭式计量箱能科学的统计并分析用户用电情况。

还可在计量箱外部加上防盗锁,防止窃电者打开计量箱操作,进行双重保障。对那些用电多的用户可使用高压计量箱,并将互感器安装到计量箱上防止窃电。也有一些供电单位将计量装置、连接线全部置于封闭性的计量箱内,让整个计电系统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防止短路窃电。迁移计量装置反窃电。把用户端口的计量装置从用户家中移到变电站,在变电站安装高压计量箱,把计量用的电路和一般的电路区分开防止高频窃电、高压电击电能表窃电等。
        3.2建立三级窃电预警清单
        电力企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电力用户的实际情况,将电力用户进行分级,常见的分级情况有三种,在这个分级当中,级别最高的用户发生窃电现象的概率越高。建立这种窃电预警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防控窃电现象,以免违法现象不断增多。笔者从下述内容详细论述了三级窃电预警清单的分级规则。当智能电能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电流、电压、功率发生较大突变,那么智能电能表便会对用电者的用电情况进行自动分析,进而将异常用电用户纳入窃电嫌疑名单当中。电能采集系统在此过程中还会对用电者的停电报修记录、用户用电缺陷登记情况、换表工单等情况进行分析,最终排除线路中非窃电因素。如果用户没有上述这些线路故障,那么电能表便会将用户自动设置为二级窃电嫌疑清单。最后电能采集系统还能够对智能电能表的开盖记录进行自动读取,如果发现智能电表确实在近期存在有开盖记录,那么会将此类型用户纳入三级窃电嫌疑清单中。最后电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能够对用户用电详细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结果最后发送给用电检查人员,这样一来,有助于用电检查人员掌握相关用电者的相关情况,有助于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3.3分析线损率过大的台区
        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台区的线损率理论上在0%~12%之间,一旦电力系统中的线损率高于12%,那么电力工作人员便需要重视台区运行状态,该台区存在有一定窃电嫌疑。对于存在窃电嫌疑的台区,电能采集系统对于台区的历史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台区的运行特点。如果台区中的用电特点发生较大变化,那么工作人员要及时前往相关台区进行检查,查看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窃电现象。另一种反窃电手段是对台区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对比台区中的用户数量是否能够保持一致,筛选台区中的无用电异常用户,重点核查用户中的异常用电现象。
        3.4保证电能采集系统中的报警功能难以关闭
        由上述内容可知,电能采集系统存在有报警功能,该功能在反窃电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报警功能的存在,减少了诸多窃电现象。通常情况下会窃电的用户首先会想关闭电能采集系统的报警功能,基于此,想要保证电能采集系统报警功能正常运行,就需要保障电能采集系统报警功能不会被轻易关闭,电力企业可以设计系统报警功能只能留下两种关闭方式。一种关闭方式是从后台关闭,一种方式是从硬件上关闭。一旦用户试图以非正常方式关闭报警功能进行窃电,那么便会触发采集系统中的报警功能,最终在窃电过程中留下蛛丝马迹。
        结语
        窃电行为会影响电力公司的各项指标、破坏电力设置,是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窃电技术越来越隐蔽,反窃电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加,找到可靠的反窃电技术是当务之急。开发反窃电技术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程,在今后还需要不断研究,提高反窃电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娟,刘雨.浅析如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反窃电工作[J].电子制作,2015(08):254-254.
        [2]张健荣,张忠能.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提升反窃电效率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4(01):43-45.
        [3]廖轶琪.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010):229-229.
        [4]宁丽存.浅谈用电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9(08):7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