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和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 李扬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扬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高层建筑物的体量非常庞大。
        身份证号码:32038119900318xxxx
        摘要: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高层建筑物的体量非常庞大。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施工属于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工程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加强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主体;地下室;结构;施工
        1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重点
        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运用流水施工技术。流水的方向是,在纵向上需要从上到下,在横向上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特征进行操作。现阶段的建筑物工程建设中,对于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的用量最大。因此,这三方面的施工标准也非常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1.1混凝土工程
        1.1.1材料的选择
        应该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标准,同时材料应该具有出厂日期、强度级别,同时专业人员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
        1.1.2调节配合比
        科学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具备一定的和易性、水泥强度,然而也会提高工程造价,导致混凝土材料的总量与用水量发生改变。因此,应该适当添加水泥,将配合比调节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也需要重视运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水泥水化热情况。在搅拌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利用机械振捣的方法,保证上下均匀。
        1.1.3混凝土的浇筑
        通常情况下,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都需要通过审批才能开展。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该科学的预测,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同时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与补救的方案,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置、标高以及截面的大小等等,这样可以保证支撑的牢固。
        1.2钢筋工程
        1.2.1验收与放样
        在选择钢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材质与出厂合格证明。在钢筋准备进场时,项目工程的物质机构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反复检查施工材料。通过测试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进行钢筋放样的过程中,应该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配筋,同时检查配筋单,总工审批部门批准后,才能够进行加工。
        1.2质量控制
        在加工钢筋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控制。加工棚中,应该具备下料指示牌与操作方法牌。同时,还应该指派专业人员控制半成品的钢筋质量。应该保证逐种类与规格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标准不能下线。合格并且成型后,应该尽快划分种类、挂牌识别。
        1.3模板工程
        1.3.1模板安装
        在模板安装施工中,施工人员还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首先,事前钢筋绑扎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所以在吊装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对工程带来一些损伤,所以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门的人员扶住模板,在吊装就位时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钢筋给模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1.3.2主体结构模板
        立杆作为结构的重要支撑,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应确保竖立于比较坚实的平面上、能够很好的承受支架和上层模板安装完毕所产生的载荷。若不能确保则可能会造成下层结构支撑无法逐层进行拆除,甚至上下支柱处于同一垂线致使主体结构的整个体系的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支模的工序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其不能固定,下面的工序将无法进行。使用脚手架时不能把主节点连墙体、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等进行拆除。


        1.4模板的拆卸
        模板的拆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由工长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拆模申请,进批准后实施,当设计无要求时通常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不受力的侧模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不应拆模而棱角受损,底模拆除前需要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在拆卸模板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条件,以及温度,来决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混凝土初凝、墙体12N/mm2强度时,施工人员应该松动穿墙拉杆,将浇筑完成的墙体模板分隔开,这样可以防止模板和混凝土出现粘结的情况,为拆模奠定基础。根据相应顺序对模板进行拆除,在其过程中往往是不承重或者少承重的进行先拆,有所承重或较大承重的则后拆;首先拆除一些后续支立的,先支立的最后拆除;支撑的部分首先拆除,最后拆除方木模板。同时要注意及时将拆除物搬运到一些比较安全的场所,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2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
        2.1土方开挖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地下室的土方开挖,因此加强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也是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土方开挖部分的工作,尽量使土方开挖施工与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计划保持一致,借此来缓解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桩基的完整,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桩基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损坏。为了缓解渗水等情况发生,应该在施工现场挖一条排水沟,以便在排除基坑内的积水,提升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的效率。相对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对于基坑的深度要求更高,平均在十米左右,这给土方开挖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因此高层建筑的土方开挖将关系到高层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方面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另一方面分段开挖能够减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风险,减少高层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成本。具体的方式是以浇带为界开展分段式挖掘,每挖开50cm,要使用支护结构的钢管对基坑加以固定,从而提高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效果。
        2.2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提高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一般来说,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所用到的板材为胶合板,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还能有效的提高地下室施工的效率。并按照高层建筑实际的需要,将模板按照一定的比例剪裁好,在剪力墙与胶合板的衔接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埋处理,并做好填充工作,提高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木板墙与剪力墙的周围,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水防震措施,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增加钢筋配筋的方式入手,能够有效的提升高层建筑的可靠性。为了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拉伸性能,可以采用泡沫、胀棉作为填充物,并增加剪力墙内的钢筋用量,借此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抗拉伸性能。
        2.3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贯穿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始终,由于基坑渗水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体的沉降现象,因此防水技术的应用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底板施工中的冷缝现象,就是由于地下室工程渗水造成的,因此开展底板结构与外墙的防水处理,是提高地下室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底板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是地下室防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投入更大的工作量。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利用了底板结构的特征进行有效的防水工作,一般来说,底板的结构是拱形,中间的拱圈凸起,两边下沉。同时结构的分布能够形成底板天然的防水效果,然而需要注意在进行钢筋结构施工时,避免钢筋的安装对底板结构造成破坏。同时,温度也是影响底板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温度的把控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一个工作重点。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的增加,人们对高层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与方法,根据工程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应该努力研究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方张翼.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之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2.
        [2]季泽党.综合施工技术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08):241.
        [3]沈左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02):93.
        [4]陆克钦.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