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加工制造类专业群构建的思路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6期   作者:朱军
[导读] 专业群就是以一个或多个专业实力强、就业质量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
        朱军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专业群就是以一个或多个专业实力强、就业质量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整合若干个专业类相似、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基础学科相近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本文就专业群的建设与构建,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专业群;测量技术;高职教育

        一、专业群组建的意义
        1.国家政策引领专业群建设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开展。《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其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要完成2个专业群建设任务,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引领带动高职专业提升内涵质量,由此可见,专业群建设未来高职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2.产业发展推动专业群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制造业,不断催生新的产业生态,一批新工种、新岗位不断涌现。这些岗位要不就是细分后的高度岗位,要不就是综合性越来越强乃至于跨界融合的岗位。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学校大而全的单一专业模式会致使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资源分布不均、重复建设等问题,并且单一专业即便实力突出也很难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专业群建设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要解决上学难的问题,而是要办高质量的教育,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是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在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如何在众多同类五年制高职校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明确自己专业的定位,突出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点、行业背景的发展优势;打破过去专业“大而全”“小而全”“千校一面”的办学格局,推动形成区域高职学校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千帆竞发、不可替代的生动局面。专业有特色、学校有品牌、办学有质量,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优质选项”。
        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
高职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要整体把握好其中建设的几个核心要素。一是专业群要服务于教育。产业需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单一的专业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就是催生专业群建设的源动力,虽然专业群还部分承担着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其他功能,但其核心功能必须是育人,即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变革,以群的理念进行创新设计。二是专业群的构建要体现职业特性。专业群的构建不是随意的人为组合,而必须是以岗位群为基础,从客观存在的岗位群人才需求出发,梳理能服务于岗位群的专业,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组群专业的内涵及外延,明确专业群的根本任务,即服务学习者在此职业群内的职业生涯发展。三是专业群各专业间应是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关系。

专业群的组建不能仅以学校内部需求为出发点,将多个标志性成果突出的专业生硬地组合到同一专业群中。专业群不是取代了专业,而是提供了新的专业建设路径,让原本离散的单体专业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专业群内的专业在基础、条件、规模、质量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优势专业对其他专业有辐射带动作用,但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培养方向,既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又各有定位、系统完整地实施人才培养。四是专业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向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满足用人需求,同时也要及时从企业、社会汲取各类能促进专业发展的信息,使群内各专业结构关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条件、师资队伍等要素不断完善。最后专业群的创建要有创新思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兴职业岗位需求大量产生,信息化社会也对众多职业提出更高要求,促使高职专业群必须随之不断调整和创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业群的组群逻辑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业不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设置的,而是以相对独立的技术和职业为参照点设置的。高职教育的专业大类与具体专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人才培养内在逻辑。这就使得高职教育的专业群编组首先要回答专业群的编组逻辑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专业群编组通常使用的逻辑有三种:一是产业逻辑,即把产业链上的相关专业组织到一起,比如把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原材料生产与加工、产品制造、质量检验、产品售后服务等专业组织到一起;二是岗位逻辑,即把有工作关系的专业组织到一起,如把物流、营销、商务等相关专业组织到一起;三是内容逻辑,即把课程内容有相关性的专业组织到一起,如把机电专业、机械专业与电子专业组织到一起。但这三种组群逻辑不在同一层面,很难说服彼此。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的活动,因此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专业群编组的逻辑只能在知识层面去寻求,产业链、岗位相关只是寻求专业群编组逻辑的线索,而非编组逻辑本身。学校不应把存在于一条产业链上,却无知识内在联系的专业生硬地组织到一个专业群中,比如没有必要把产品物流与产品生产组织到一起。
        四、加工制造类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构建
先定好组建专业群的专业后,其核心任务就是构建群平台课程,发挥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中优势,各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各专业整体教学质量。专业群平台课程既是专业群形成的纽带,也是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潜在知识关系固化的载体,在开发过程中不能简单将各专业共有的课程进行归并或完全以群内支柱专业的课程为群平台课程,这样课程开发没能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体现专业集群优势互补的作用。因此开发好专业群平台课程,首先要充分理解“积聚专业资源”这一概念的涵义,积聚专业资源不等同于节约专业资源,把大批量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平台课程,以减少教师等教学资源投入,而是为了促使各专业的资源之间能发挥相互支撑作用,并且可以把专业资源集中起来,建设单个专业所无法建设的专业平台,如大型的实训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快速提升高职的专业建设水平。
以加工制造类专业群为例,如果组建以数控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带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发展,其群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仅仅围绕基础理论课程开发,而是更多的要聚焦具有很强应用价值的核心能力课程。例如将PLC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等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供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习,那么将大大促进群内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会大大增强,从而组建起真正的专业群。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存在形式也要从确定性走向选择性、组合性。可以建设若干门设置相对固定的专业群平台课程,但采取限定选修、特选的方式把这些课程提供给各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创造性地进行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式设计,形成百花齐放的专业群课程模式开发格局。
        五、结语
专业群作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提升的一种新形式,其为智能制造背景下、产业模式与职业结构深刻变化下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方向。但专业群的构建是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内部、外部共同协调,促进,才能建设好真正有效的专业群构建。


作者简介:朱军(1978.12-),男,汉族,江苏张家港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