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梁德彬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梁德彬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对于基础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大,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陕西省旬阳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站  陕西安康  7257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对于基础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大,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水利工程建设,这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后期管护和运行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创新途径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带动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利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这也代表着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因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为组成现代水利的主要内容,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就必须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1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目标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出的新任务和要求,总结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目标如下:维护工程与设施的完整完好及河湖健康生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法规体系、制度体系、规划体系、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水情省情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工程设施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行业管理规范化、社会管理法治化、行业发展良性化、工程管理现代化。
        2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广大基层地区,小型水利设施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借鉴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职能交叉、管理重复的问题。另外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水利设施在运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行政事务管理、水源管理等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紧缺的现象,这种传统的管理体体制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各项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利于提高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另外由于水利设施管理职能交叉,不同的管理部门所采用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性,这对发挥水利工程的职能作用,提升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不利的影响。
        2.2小型水利工程资金不充足
        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资金来源于灌溉水费,但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期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如电费、人员管理费和设备维修费等,导致很多区域的水利工程出现了“一年建设三年坏”的现象,无法更好地维持水利工程的运行。
        2.3管护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在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效果与质量会直接受到管理与管护水平的影响。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采用的管护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那么将难以解决运行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各个管理部门需要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提高管护、管理的整体效率与质量。但是,我国的很多水利工程都位于相对偏僻、交通不畅的地区,这些区域的发展水平有限,难以为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的指导。
        2.4维修和改造难度大
        我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分布广、工程点多,后期维修和改造工作遇到很多难题。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缺少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出现了机械设备闲置的问题,影响着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另外,水利工程管护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资质不全面、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很难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维修问题。
        2.5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人参与,但从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缺乏,特别是专业素质更高的人才少之又少,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和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现阶段在水利设施建造过程中,基层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对施工现场的技术要求缺乏正确认知,管理不到位,材料选择不合格,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和设计方案极不相符,经常随意改动施工方案。而在工程建造施工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对某些施工环节,施工细节重视程度不高。在管理工作不严格,管理不到位的基础上,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甚至会造成部分水利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3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3.1加快小型水利设施管理机制建设
        结合当前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就需要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各方责任。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构建完善的岗位分配制度,在具体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这能够为水利设施的科学运行,科学管理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另一个方面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此来构建完善的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水利设施能够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在运行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为了发挥每一名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还应该落实严格的运行监督机制。通过加强运行监督机制建设,能够对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故障出现情况并结合故障问题,追溯相关责任人责任,这样能够发挥水利工程的灌溉蓄洪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不断提升整个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3.2促进科技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为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所以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和研究,实行现代化发展规划及小型水利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控制,引入安全监视、监测系统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全面了解和实时掌握水利运行情况,准确评估其安全运行稳定性,切实推进管理现代化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管理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员继续教育的培养,从而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


        3.3强化资金投入
        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于水利设施建设部门来说,可以设置专门的小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各部分资金的具体流动方向,真正做到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关于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分为两个方面用途,一方面是用于人员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是工程管理经费投入。在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效区分,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向上级部门申请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资金充足投入。另外在水利设施建造之前,还需要做好有效的施工预算工作,要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每个施工程序都能够正常的运转起来,这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在进行预算过程中数据要在可投资范围之内,并且施工要求能够满足的才能够进行投入,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建设管理的科学性。
        3.4加强标准体系的动态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工作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且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限制,因此标准体系建设应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参考电力和交通行业标准体系动态管理的先进经验,应进行实时跟踪、定期检查、强化标准审查、注重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着重关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领域的动态,结合当地实际,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的维护和更新,推动水利行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
        3.5加强管护质量管理
        在我国,由于各种规模、类型的小型水利工程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内,为提高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相关部门需统一管护与管理的质量标准,使得在实际的管护与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能够根据该质量标准来做好相应的运行管理工作。首先,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与人员需结合水利工程的总体建设规模、功能等,从质量标准中确定该类工程的管护标准,进而严格根据其标准来实施,发挥质量标准的重要约束作用。其次,在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而质量标准的统一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根据此标准来进行水利工程相关参数的调整。
        3.6研究制定“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目前的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法规,在支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水政执法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制定出台一部综合性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对水利工程的产权确定、安全管理、运行维护、设施保护、工程调度、生态保护乃至水利风景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规定,从法规层面进一步完善对《水法》《防洪法》的支撑体系,能够有效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工程管理责任和体制、机制问题;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问题,侵占、破坏工程问题,工程管理单位的权益保障问题;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问题等。
        3.7管理系统与方法
        1.监视系统。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利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设施加以优化,通过实施积极的管理手段和优化管理设施切实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能力。所以,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就是积极建立科学的监视系统,充分发挥监视系统的功能及时掌握工程运行情况,如严格监视水库大坝、河流的实际情况等。其中,确保监视点的数量充足和合理布局为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信息传输清晰度以及监视的实时全面性。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确保监视的实时性、全面性信号传输系统要清晰和快捷。运用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防洪度汛方案设计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科学的依据。2.监控系统。建设完成监视系统后还要积极建设监控系统,将先进的通信、多媒体和网络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应用于水利管理领域,通过有效处理接受的数据、语音、监视图像等信息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然后利用远程视频和操作控制技术实现统一调度、操作,对工程运行状况实时关注并及时给出有效的处理方案。3.监测系统。科学建设水利监测系统,建立及时传输、全面覆盖、仪器先进、移动与定点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对发生变形、出现裂缝和渗水的位置及时监测,将监测数据及时快速的输送至管理中心,为快速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改变与现代化管理不适应的水利工程实施,保证周边居民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8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制度
        在现代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将维护人员和养护人员进行分离,细化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还需要建立专业的养护小组,实行招标择优录取方式,简化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养护效率,降低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工作,将维修养护业务从水利工程管理中进行剥离,组建专业的养护企业,确保维修养护资金到位,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3.9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在具体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各项责任严格落实到人,要由专人进行专职负责,确保各个建设管理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过程中,建设管理人员是整个工程运行管理的主体,它与整个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面临着很多内容和很多环节,这对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要想提升水利设施的建设质量,保证水利设施能够安全运行,就需要加强相关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专门培养那些既懂得水利工程管理又懂得水利设施运行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的适应水利设施改革发展需求。另外还应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技术安全知识,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要向整个工作队伍积极推广和普及国家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提升专业素养。
        结语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企业要加强管理方式创新,用新的管理理念来带动水利工程管理与管护的变革,保障水利工程各种运行问题的及时处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志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9):119-120.
        [2]杜利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J].中国水运,2012,12(6):117-118.
        [3]叶健.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估与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10,10(6):11-14.
        [4]肖海红,张鑫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现状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45-246.
        [5]张劲松.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开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J].江苏水利,2019(增刊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