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电气自动化问题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目前,电力安全稳定的标准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各个领域的生产已不再局限于满足用电需求,更迫切地希望利用电气自动化与高效的电力运行相配合,从而实现安全完成居民用电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电力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对输配电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及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这些年,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化迅速,并在变电站和电气工程领域中被使用频率慢慢增加,成为助力国内电气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电气自动化的原则问题,我们应当清楚了解,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不容忽视。提到应用电气自动化的合理性,那一定是符合电气工程的实际需求,而且在于机械设备匹配时也能高效的,结合技术布局成功完成生产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在引入新技术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与原有的机械设备是否会发生冲突,关系是否可以协和。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确保结合电气工程的运行需求,而达到产业的稳定性,坚持合理选择电子设备的原则,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时提高技术要求和应用水平,满足机械设备的运行标准。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在谈完电气自动化的原则后,其实很容易理解其应用特点,所以我不妨分类给大家分析,我们深知现在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潮,电气自动化技术给各个领域所带来的帮助也显而易见,但是其在不同的产业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就拿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最广泛的变电站而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使得原本半自动化的电气工程,能够更高效的满足工业需求,改进了原本的传统控制模式。再具体点就是,电子设备与机械设备的关系构建,原本的工作模式,需要人作为纽带,串联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动化,便不用再强调人为的关系,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运行,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把重心放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局域范围内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构建,更好地满足电气工程需求。
2电力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心理不安全因素
对我国电力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不当操作引起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因一时疏忽引起安全事故的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虽然变电站对于每项工作业务有严格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存在侥幸、从众和取巧心理,贪图方便,进而省略某些关键步骤,从而引起一些事故。还有逞能和无知心理,对于不熟悉的电气设备胡乱操作,逞能蛮干,凭经验工作,无视相关的工作规定与流程,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判断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造成变电站安全问题的产生。
2.2电气误操作
我国的一些电力变电站内的运行设备比较多,工作人员操作技术不到位、注意力不集中等均可能造成电气误动,严重时甚至造成电力变电站安全事故,需要全面重视。
2.3规章不执行
在电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是电力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虽然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存在不足,但是从业人员也必须严格遵守现有的规定,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气操作导则》规定,“两票”是允许在作业点工作的书面命令,也是明确安全责任和范围,实现安全措施的重要依据,故而必须认真地填写“两票”。
但在日常工作中依然有很多工作人员不能规范填写,还有些值班人员不认真审核工作票,不能及时发现并且纠正工作票中的错误,从而为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留下隐患。
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具体应用
3.1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变电设备运行监测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基础,而且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不需要人为参与,自动控制系统可自主完成相关业务。为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需借助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达到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要求,并对站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制定正确的设备控制策略,这对于电力运行安全极为关键。通常所需采集数据主要为站内设备的电流与电压,还能进行其他电力数据的转换,可对变电站设备负载变化、电压异常等情况进行可靠监视,如若有设备异常工况出现,可借助于实时采集的运行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出故障象征及部位等关键性信息,进而方便后续排障与维修的开展,进而保障电力运行安全。
3.2自动化操作与控制
在电网建设中,变电站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而且受土地资源限制多远离市区,传统的单纯依靠人工运维与操控的方式,在具体执行上更为困难,势必要采取自动控制策略,进而显著提高变电站设备操作与控制的效率,这也同时体现出电气自动化的优势。通过对变电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使其同时具备数据采集上传与设备状态控制等功能,基本上可满足多数变电设备不断运行状态转化的需要,这对电力事故的处置极为关键。而若因设备故障而难以保证操作的自动化,或者是变电设备需停电检修的情况下,则应由运维人员到站操作,双管齐下,共同保障站内设备安全,满足变电设备检修与维护的需求。
4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措施
4.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变电站应当着手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该制度能够得到确切的贯彻与执行。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以此来提升变电站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变电站管理人員要积极参与到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强化电力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4.2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
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变电站电力运行进行安全管理,有助于实现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运行。利用在线监测技术监督电气设备的接触完整性和内部温度,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电网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一些决策系统可以科学分析电气运行中的不正常信息,并对其加以整合,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
4.4完善变电站维护制度
为提高变电站运维质量,有必要完善变电站运维相关制度,为各项运维工作提供工作框架。对于维护人员来说,应明确维护目标,按规定开展维护、检修工作。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确定维护周期及时间,加强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性、针对性,切实提高检修效率,保证检修质量。在检修设备时,要端正态度,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检查、维修,减少电力设备运行缺陷,确认自动化设备运行参数无误,及时发现系统运行问题,有效修复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不仅电力设施建设规模极大增长,而且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不断涌现,显著提高变电站设备运维及操作控制效率,对电力安全运行提供更大保障。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运行中的数据采集处理、操作控制、保护、防雷接地等方面也有诸多应用。但同时,也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自动控制设备的投入,并加强变电站技术及运维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电力运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更好的服务电网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学文,唱环凯,杜永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20.
[2]陈宏.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