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11
摘要: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低碳和环保的特点。这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核电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隐患,如辐射等因素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核泄漏事故,对核电的安全建设和利用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为了有效地发挥核电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清楚地识别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中国核电安全监察工作中,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促进核能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的步伐加速,而不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研究新能源作为发展路线,如风能,水能,核能,这是非常有效的减少能源开采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能源不足,开发新能源刻不容缓。核能是低碳、环保的能源,是中国十大能源之一。核电的运行能够不断优化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能够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这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核电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根据我国核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核电的研究和开发已有40多年,并对核电的运行至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中国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在核能源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员专业资格高核研究组织,和实验基地,核电技术已经翻新,核能的国际层面操作,与此同时,中国的科研人员是基于独立发展的第三和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中国从美国引进大量核电运行机部件,采用被动安全系统,确保核电运行安全。然而,在日本核事故发生后,我国领导人对核电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并就核电运行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制定了有效的方案,以保证我国核电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
2中国核电运行中的安全紧急情况
2.1 我国核电运行法律法规需持续改进
一方面,在核电运行时,相关的核电部门对其运行安全的监督管理需细制化,相关的核电运行的法律法规需不断改进。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初期,对核电运行建立了相关的监督安全机构,同时展开了核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国有关核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不完善,导致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发生核泄漏事件,我国政府对行政法规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核电事业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导致有关企业对于核发展的关注度不够突出,降低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核电运行的法律管理制度,我国政府设定的核电相关法律需细制不断优化改进。我国现代的核电运行制度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飞快发展,我国经济的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并且核电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比以往发展较快,核电企业发展数量急剧增长,管理人员对于核电运行安全的问题极为重视,并且向有关核电站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2.2核电运行监管力度需不断完善
(1)核电安全监管工作面复杂多变。由于我国核电事业起步较晚,引进的核电机组类型多,种类复杂,虽然对自身核工业体系发展带来改善,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合作伙伴。换言之,我国核电发展中其体制、运行模式等具有多样化,发展标准缺乏统一性,从而会导致核安全监管难度的不断增大。(2)在核安全监管方面,我国投入不多,虽然我国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在能源占比中不足2%,但是科技的发展为核机组的发展创造了联合条件,而目前投入不足会对核电发展产生影响。(3)管理核电设备制造力度不够。
2.3 核电运行安全理念仍需加强
我国核电运行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少部分工作人员较为重视生产进度,有时存在部分核电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安全思想意识不高。比如,在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由于备件周期时间长不能做到及时的维修,这一系列质量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应急安全管理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核电作为电网基础负荷的相关法律法规十分重要。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快完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核电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政府人员需要与核能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紧密合作,对国外先进的核电运行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编制的安全管理体系完整有效;不断完善原有规章制度,制定新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有助于核电企业不断提高核电运行安全水平,做好核电运行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按照规定,有必要建立健全为每个城市应急管理法规,确保政府可以垂直管理当地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建立地区核电管理车站,核电管理车站各地区应该做他们的责任和响应及时,促进核电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简而言之,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核能可以完全保证核电的安全运行,和核能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核能的安全运行和主管安排密切监督,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防止不必要的操作事故和紧急处理问题,充分发挥核能的作用,为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3.2进一步加强核电安全意识
为提高核电站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好安全监督的建设工作应提上日程,在核电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作人员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核电安全运行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强化保护周围环境。核电设备运行时通常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①设备质量。如果主系统的机器部件,如一次电路损坏,核能泄漏的可能性高。②员工应当有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失败的后果在一个事故的发生核电设备的使用,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并有安全保护设备;③设备运行情况。与其他工业设备一样,核电设备也必须在设计中规定的安全操作条件下工作。向运营活动的条件,有必要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会做好管理,如果有必要,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核电安全运行的设备的监督和领导下的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和地区核和辐射监测站。监督部门应采取独立监督和在线全程监督的方式开展工作,确保核查监督的及时性和独立性。
3.3加强我国核电安全应急措施建设
为了加强建设中国的核电安全的紧急措施,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我们核能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第一,了解核安全管理系统和相关的核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并加强有关部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第二,核电厂安全应急管理组织,为核电厂配备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发挥对其他工作人员的示范作用,应急演习贴近实战加大成本投入。发生轻微核事故时,专业人员应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尽快向国务院有关领导报告,并派员配合核电站,防止核泄漏扩大。
4结论
总之,安全监督应贯穿整个过程的核电建设,调试,操作和退役,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确保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核电单位,为此,相关经理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进行客观的分析当前形势下中国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明确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着力完善安全应急管理薄弱环节,充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京安.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5(10):78-79.
[2]陈俊国,郭廷凯,马得勋,丁环宇,汪明飞,冷怀明,秦宇彤,徐辉,沈娟,罗长坤.我国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J].科技视界,2014(33):44-45.
[3]种毅敏,陶书生,杨志义.核电厂应急运行规程与严重事故管理指南接口分析[J].核安全,2013(01):14-18+2.
[4]曹学武,王喆,张英振.运行核电厂事故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核安全,2009(02):1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