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程伟 杨超
[导读] 摘要: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威胁人类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活动规模增加、扩大,对于各类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
        摘要: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威胁人类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活动规模增加、扩大,对于各类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充分掌握我国地质灾害隐患问题,深入研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能够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控制措施
        1导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逐步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工程施工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具有复杂性,在前期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查工作,全面了解工程施工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状况,掌握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以便于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带来负面影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水平,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力度。
        2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现状
        我国地质灾害类型众多、分布广泛,各处灾害频发、易发,每年因地质灾害问题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数不胜数,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国土面积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多样,我国地质灾害问题点多面广,灾害防治形势较为严峻。随全球经济、环境、社会的不断变化,我国部分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破坏力度越来越大,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合理选择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3.1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分析
        当遇到降雨量急剧增加的情况时,河湖水位快速升高,地下水位受地表水体的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者其他途径的长期大量排水也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例如矿山疏干排水、工业区排水等。地下水位的急剧上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及整体安全是非常不利的,有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基础位置及形态的变化,造成建筑物地板开裂或地下室整体上浮等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位上升还对基坑施工等产生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基坑突涌、隆起破坏等基坑失稳现象。另外,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黏土层的含水量升高,黏土性质变差,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威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在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地下水位上升对建筑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论证抗浮水位,按要求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地下结构受到地下水托浮作用,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3.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的下降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性,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对于建筑结构、地下管线的影响,对于部分孔隙率较大的含水地层而言,在之前含水率条件中构建的结构工程和管道工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当前的各种工程类型在建设初期就掌握了一定力学平衡稳定能力。而一旦出现地下水的突然下降,对于空隙较大的地质土层来说,其必然在体积上会受到压缩,而这种压缩是无规律性的,在有的地区出现较大的沉降,有的地方反而不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影响,这就导致各种建筑结构和地下管线工程,在不良的地质条件沉降影响之下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表现,导致周围建筑和地下关键结构工程出现了较多的倾斜、裂缝、甚至断裂、倾倒问题。
        4当前我国水文和环境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相关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当前,我国整体上对于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展开的研究并不太多,并且缺乏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缺少物力资源以及经济成本的投入。有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会使得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无法真正地发挥其原有的价值。

其次,在开展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过程当中,没有长远地看问题,太过于重视当前的经济效益,而没有重视水文地质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导致出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同时,它也有着非常高的复杂性。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其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没有办法提高水文地质研究工作水平,可持续发展理念难以在工作当中落实。无论是水文地质工作还是环境地质工作,都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水文及环境地质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但是在我国,由于水文和环境地质工作不属于热门专业,所以,各大高校对于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导致专业人才匮乏,无法为水文和环境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扎实的人才储备力量。而人才不足,就会导致我国在水文及环境地质方面缺乏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无法深入对水文及环境地质方面展开研究,一些水文及环境地质灾害无法得到有效避免,因此,就不能发挥其本来的价值。
        5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控制措施
        5.1提升社会减灾意识,推动减灾工作社会化
        针对地质灾害隐患问题,要明确其分布、类型、发生发展规律,相关部门要根据统一的规划部署,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重点区域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预报系统,及时为各方提供有效的地质灾害信息。政府机关根据相关信息确立减灾规划,提升社会减灾意识,推动减灾工作社会化,依靠高新技术理论、装备,推动相关部门、人员互相配合,做好信息、网络共享工作,实现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目标,奠定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基础。
        5.2提升重视程度,丰富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
        从当前我国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都远远不足。因此,为了保证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中真正地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那么就必须提升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并且要不断地丰富水文及环境地质工作的理论体系以及工作方法[4]。只有具有完善的、先进的理论方法体系,掌握先进的、丰富的技术手段,才可能提高工作水平及效率。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各个生产领域的进步,生态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相关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人员,一定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各类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部署、完善的理论体系,应用恰当的、科学的技术手段。
        5.3协调环保与人类活动关系,减少地质灾害隐患
        人类所遇到的环保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处理不当,因此,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与顺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新形势、新环境下的生态文明结构,人类活动要服从地球生态系统规律。对于各类开发规划,要确保满足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地质环境论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上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改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减少地质灾害隐患问题,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努力清除地质灾害隐患问题。
        6结束语
        总之,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任务。面对复杂多变且迥然不同的各类突发灾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可靠生产生活参照,建立安全、和谐的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文鹏.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46(02):1-4.
        [2]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05):1469-1476.
        [3]王振友.浅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