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赵玮
[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施工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减少各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施工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减少各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土木工程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由此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造成施工人员、使用人员的安全隐患。对此,必须采用合适的科学技术,严格把控施工工序,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建成符合要求的工程,推动工程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混凝土是砂石、水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而成的复合型材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需的混凝土体量大、浇筑面积大,混凝土在浇筑时会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形成温度差,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需要不停顿地完成整个结构的浇筑工作,如果间断,可能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2.1大体积混凝土的自缩
        混凝土是由砂石及水泥与水配比而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水泥在原材料中非常重要,其标号较多,不同标号的水泥特性不同,其自缩能力也不同,另外水泥的细度也可影响混凝土的自缩速度。通常,在水泥中加入废渣、硅灰等,自缩值会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煤灰会减少自缩值;另外添加减水剂、膨胀剂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自缩值。由此可见,在水泥中添加不同的物质,会对混凝土的自缩值产生不同的影响。混凝土自缩导致混凝土收缩,最终产生裂缝,危害结构安全。
        2.2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会因水泥的水化热释放大量的热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水化热的释放量大约在600kJ/kg,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1000kg的水泥,那么大体积混凝土的释放热量将会达到6×105kJ左右,这么多的热量无法扩散,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及外部产生较高的温度差,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应力差,引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2.3外部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硬化所需的时间较长,若在该段时间内,外部气候变化较大,引起结构周边的温度、湿度的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温差,最终产生裂缝。温差、湿度变化也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2.4约束应力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面积大、体积大、结构重,同时施工时需要连续整体浇筑,基础地基为了承载混凝土的重量,会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一定的约束应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有序地按照施工工序浇筑混凝土,尽可能减少结构裂缝的出现,以免威胁整个工程质量安全。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3.1完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进行施工中,要想使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可以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要,要重视其配合比,保证其水泥和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等适量,满足实际工程建设需要。此外材料自身性能和强度要满足配置需要,配置的顺序不可出现问题,水泥和水的实际使用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混凝土存在水化热的问题,也可让混凝土裂缝的概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还要做好水泥使用量的试验工作,明确最为合理的配合比,同时抗压以及抗拉强度等方面要做好相应测试,这样不仅能找到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方式,并且性能不会受到影响,明确配合比后,可以得出水泥的整体使用量,然而水泥在凝结之后所出现收缩变形概率较大,如果没有对其做出合理的处理,此时裂缝必然会扩大,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中,这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2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工作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要合理控制投放材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搅拌中因原材料使用量相对较大,所以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充分的搅拌,同时合理地掺入外加剂以及粉煤灰,保证最终的搅拌质量。此外还需要保证交接班的工作得到密切的配合,搅拌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最终投放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计划,使其材料投放量可以满足规定要求,在计算的过程中,这项内容必须要通过专业人员来进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做好混凝土运输以及浇筑工作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拌和工作,完成拌和后还要保证混凝土材料运输时具有即时性,混凝土需要第一时间抵达工程施工现场,避免路上耽误更多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还要采取合理措施对混凝土进行相应的保护,同时运输过程中还需保证混凝土热量不会出现大量散失,在混凝土抵达到工程施工现场后,要及时地进行浇筑,避免混凝土耽搁时间过长影响其最终质量,浇筑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如果工程的整体建设面积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首层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浇筑,之后便采取相同方式,在浇筑中还需要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假如工程项目的斜面坡度相对比较平缓,可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根据其规定流程做好混凝土的浇筑,首先是对下部混凝土进行浇筑,其次便是向上进行浇筑,只有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后才可停止。然而在分层浇筑时,需对现场完成提前分段处理,之后对最底层浇筑,完成相应的浇筑后,保证其整体质量。
        3.4做好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会导致干燥收缩过快,从而产生裂缝,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度,以实现对混凝土的养护。此外,由温度差造成的裂缝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内,由于水泥水化产生内部热量聚集,而表面散热过快温度较低,受混凝土骨料的热膨胀影响,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降温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还可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温度缓慢下降,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结束语:大体积混凝土是我国房屋建筑中不可替代的主要结构,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对房屋建筑质量有重要影响。在当下人口快速增长、房屋建筑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提高房屋建筑使用性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势在必行。相关企业应从各个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技术改革,提高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利.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20(9):65.
        [2]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2):119-120.
        [3]厉志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