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满达
[导读] 摘要:牛病防治过程中,牛巴氏杆菌病作为传染病防治重点,该疾病主要是由多杀型巴氏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的牛只都存在感染风险,病菌存在患病牛的各个内脏组织、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并以牛的消化系统、呼吸道及血液进行传播,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以缩小传染范围,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农业农村局兽防站  860600
        摘要:牛病防治过程中,牛巴氏杆菌病作为传染病防治重点,该疾病主要是由多杀型巴氏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的牛只都存在感染风险,病菌存在患病牛的各个内脏组织、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并以牛的消化系统、呼吸道及血液进行传播,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以缩小传染范围,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重点探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路径,旨在推动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巴氏杆茵病;诊断;防治
        引 言:
        牛养殖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提升牛养殖产业发展水平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但是随着牛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养殖户面临巨大的养殖管理需求,管理不到位是造成牛病发生与大范围传播的主要原因。
        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具有流行性强和致死率高的特征,患病牛有高热、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牛只死亡,因此养殖管理人员应该尽快消除病菌,强化应用多种管理办法,积极防治牛病。
        1.牛感染巴氏杆菌病的成因
        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于健康禽畜的呼吸道能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环境出现变化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经淋巴液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并在机体内部发生内源性感染,并通过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排出有毒力病菌通过外界环境传染给其他家畜。
        牛感染巴氏杆菌病的两种主要方式包括:①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中携带超毒素病菌,其通过牛棚内饲养环境、喂养饲料、饮用水体、喂养器具等,将病菌进行在健康牛群中传播。②健康牛也可通过发病牛的唾液、呼吸道内部病菌感染及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可见,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致病因就是因为养殖管理工作不到位,包括牛设的通风、温度管理和饲养环境管理等因素[1]。
        2.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
        牛巴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为2-5d,病状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1败血型
        患病初期的牛只体温在41-42℃左右,为高烧症状。牛只的全身症状明显,具体表现为精神沉郁、肌肉颤动、脉搏速度快,对周围环境感应缓慢或者不感应,同时伴有咳嗽症状及呻吟声,食欲减退。伴随病程延长,病牛出现腹痛、下痢,个别患病牛的鼻孔内部和尿液中有血,出现拉稀症状后,牛体温下将并迅速死亡,其病期通常为12-24h。
        2.2浮肿型
        该类型病症除了具有全身症状外还会在牛颈部、咽喉及胸部的结缔组织出现炎症性水肿,初期肿胀部位发热、疼痛、触感硬,后期起部位变凉,随疼痛感减小过程中伴有牛舌及口内周围组织肿胀,导致其舌头伸出齿外,并呈现暗红色。患病牛出现呼吸困难、流泪、流唾液及磨牙症状,并伴有急性结膜炎症和下痢症状,病期为12-36h,通常窒息死亡。
        2.3肺炎型
        肺炎型病症的病牛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并有病痛,初期流泡沫状鼻涕,后期呈脓状。对其进行胸部叩诊,伴有痛觉,具有实音区;听诊中具有水泡性质的杂音或胸膜之间的摩擦声音,该类型病牛便秘,偶尔出现下痢症状。初期排泄物为粥状,后期为液体状态,其中伴有血液。该类型病期较长时间的为1-3d或大约一周。肺炎型和浮肿型都在由败血型病状引发的,其中肺炎型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患病牛痊愈后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3.对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3.1采取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验方式
        采集患病牛的血液进行图片、美蓝染色,利用显微镜可观察到涂片中呈现出卵圆型两极染色的圆杆菌。
        3.2将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的方式
        采集新鲜病科,并将其接种在牛血液琼脂中,在37℃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37h后,培养皿中出现圆形、白色菌落,表面湿润光滑。取菌落进行显微镜涂片染色观察,能明显看出具有两极脓染的短小巴氏杆菌[1]。
        3.3初步诊断
        兽医可根据患病牲畜出现的高热、流涕分泌物黏脓及肺炎等典型病状特点,结合病牛的临床症状的不同,作出初步诊断。
        4.牛巴氏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4.1使用抗生素
        对患病牛进行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液体注射时间为每天一次,连续注射三天。病情严重的牛群除注射磺胺嘧啶钠外,还应使用链霉素和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使用链霉素剂量标准为2万-5万U/kg体重[2],青霉素使用剂量为1万~2万U/kg体重;运用头孢抗生素进行肌肉注射,需进行稀释,用量为:小牛1瓶、大牛2瓶,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3]。在运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饲养人员应注重对牛棚的通风工作,同时对牛棚内部、饮食器具等用火碱消毒,并将牛排泄物发酵处理。
        4.2强化饲养质量,增强牛的免疫力
        饲料管理作畜牧养殖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强化饲料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毒感染几率,消除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病毒。饲养人员应该关注饲料管理,保证牛只饲料干净、新鲜,提高牛只自身的抗病能力。此外,定期注射疫苗,针对牛巴氏杆菌病展开预防,降低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率,一般要求在春、秋两季接种,为最佳时期[4]。
        4.3及时消除、隔离发病诱因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牛只发病,要马上隔离,并用石灰乳(10%)、漂白粉(50%)对牛棚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同栏牛需要注射高免多价抗血清,开展为期一周的密切观察活动,如果牛只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接种疫苗,彻底消除巴氏杆菌病。
        结语
        综上所述,牛巴氏杆菌病对牛只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在牛养殖工作中,针对该疾病要进行有效的诊断与预防,一旦发现病牛,应该及时隔离,保证牛群健康生长,为大众饮食安全提供保障。巴氏杆菌病在我国呈分散性、地方性,是四季常发型条件性致病菌,随着畜牧行业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支撑着养殖模式优化,提高了养殖管理水平,养殖户在牛病防治方面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想要实现高效的牛病诊断与防治目标,我们依然需要深化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文重点分析了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方式措施,希望本文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华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新农业,2020,21(07):65-66.
        [2]唐剑涛,姜春红,袁陆,等.牛巴氏杆菌病诊断[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09):49.
        [3]唐利斌,樊廷明,杨林楠,等.一起独龙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8,21(02):62-63.
        [4]蓝东.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32(01):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