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与处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9期   作者:杨杰
[导读] 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水质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氨氮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高危害性
        杨杰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水质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氨氮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高危害性。本文分析了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以期为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基础,使其根据有机物质的浓度指标,以及垃圾渗漏液的不同种类,采用针对性地处理措施,提高总氮去除率,使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生化性,从而对垃圾处理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物处理;物化法;组合工艺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形态发生巨大的改变,增强了总体生产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垃圾总量逐年增加,根据研究表明,2010产生2.64亿的生活垃圾,等到2030年预计将会达到4.09亿,每年至少增长10%,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存环境,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垃圾处理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处理垃圾渗滤液,相关人员需要将其作为热点科研项目。
一、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
(一)具有较大差异性
        大部分的垃圾填埋场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采用卫生填埋等传统方法,在规定的区域土层中填埋垃圾,可能会产生危害人民健康和周围水源的垃圾渗滤液,二次污染当地的生存环境,对于垃圾渗滤液而言,影响的因素众多,例如,垃圾填埋场运行的降水总量与运行时间、填埋的技术水平、填埋时间、垃圾属性、雨水渗透量等。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时,滤液中具有较高的生物化学性,其表面颜色为黑色,随着延长填埋时间,颜色从黑色逐渐转变为褐色,增加了氨氮的浓度,并且可以明显看到生化性能逐渐降低。渗滤液中的成分主要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物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主要成分为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脂肪酸、黄霉酸等,种类高达90多种。在时间的变化下,改变了有机物中的含量与种类,不但降低了脂肪酸的含量,而且增加了黄霉酸的含量[1]。
(二)具有较高的有机浓度
        在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浓度的范围较大,以百为单位,甚至以万为单位,有机浓度的含量持续增加,并且大部分浓度属于较高水平。根据垃圾渗滤液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机污染物中主要包括烷烃、酰胺类、酚类、烯烃类等物质,其中重络酸钾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的数值最高为80000mg/L和35000mg/L。一旦没有及时处理垃圾渗滤液,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和致癌物质,不但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相关人员应当引起重视。
(三)具有复杂性
        在垃圾渗滤液中,有5种物质被列入污染物的名单、1种可疑致癌物质、5种优先控制污染物、77种有机物,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主要根据出现时间分为早期和晚期,在不同阶段进行处理,其渗滤液的污染性、腐殖质、有机浓度数值等具有差异性,需要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解决不同龄期的问题。在大部分垃圾填埋场中,需要分类处理各类垃圾,主要包括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然而,部分城市尚未采取分类填埋处理,导致垃圾渗滤液出现了早期和晚期混合的现象,增加了处理难度,即使使用单一的处理技术,可会出现连锁反应。在早期阶段的垃圾渗滤液中,低分子脂肪酸的含量较多,COD与BOD5的比例为0.6:0.4,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生化处理工艺,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
(四)氨氮含量较高
        由于部分垃圾的水分较多,或者在降雨淋溶的作用下,导致增加了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并且在时间的延长下,将会不断提高氨氮含量。例如,某垃圾渗滤液在早期和晚期的差别较大,氨氮含量在早期阶段为1800mg/L,而在晚期阶段将会达到3000-9000mg/L,提升范围占据了总含量的80-95%,变化幅度较为剧烈。由于氨氮含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增加了处理难度,严重污染了水质。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五)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含量较多
        在垃圾渗滤液中含有Cu、Mn、Hg、Fe、Zn、Cr、Cd、Pb等多种重金属离子,在填埋初期,锌的浓度高达130mg/L,而铁的浓度高达200mg/L,主要与工业废物有关,再加上垃圾的收集填埋工作缺乏系统化管理,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增加了降解难度。同时,由于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较高,对微生物酶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将会使其失去活性,甚至代谢活性完全消失,因此,在进行生物处理之前,需要去除重金属,做好预处理工艺,降低毒害作用。
        此外,微生物在垃圾填埋场中可以大量繁殖,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物质主要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产甲烷菌等微生物,以及沙门氏菌属等致病微生物和病原菌。在生化处理的过程中,垃圾渗滤液的外观呈现为黄褐色和淡茶色,具有较高的色度,还会产生生物泡沫,影响了处理系统的工作,然而,经过生活处理渗滤液后,发现COD的浓度下降程度较低,难以达到国家的规定标准[2]。
二、垃圾渗滤液的来源渠道
    首先,在垃圾填埋场中,大部分是露天结构,一旦遇到大雪或大雨天气,将会产生淋溶影响,垃圾经过土层覆盖后,有机污水的浓度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降雨或降雪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突出了集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其次,垃圾本身含有水分,在堆积的过程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将会排出水分,导致形成了垃圾渗滤液。最后,由于垃圾的种类属性不同,导致降解的时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对于橘子皮、烟头、纸等物质,需要2年时间降解橘子皮、1-5年降解烟头、3-4个月降解纸,在堆积垃圾的过程中,在气候温度、酸碱值、垃圾种类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水分,出现降解情况,形成垃圾渗滤液。
三、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与处理技术
(一)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好氧处理,而另一种是厌氧处理,可以有效处理具有一定生化性的渗透液,仅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即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提高处理效率,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好氧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五种方式,分别是生物转盘、好氧稳定塘、曝气氧化池、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好氧法一般需要2-4周的启动时间,虽然具有较好的出水水质,但是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当BOD5<1000mg/L时,可以采用好氧法,但是当BOD5≥1000mg/L时,则需要选择厌氧法,才能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而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分别是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法、向上流污泥床,其中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虽然厌氧法需要2-4个月的启动时间,与好氧法相比水质略差,但是对营养物质和能源消耗的要求较低,只会产生少量的污泥。

图 1 工艺流程图
        分子的转化主要在厌氧处理设备中,可以对分子量较高和不易降解的物质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无机物,降低了分子量,可以更好地降解,增强可生化性。在有机碳的反应下,可以转化生物硝化菌群,使其向亚硝化菌群的方向发展,还原硝酸根与亚硝酸根,进行脱氮处理。在具有良好的供养环境下,好氧生物可以有效分解复杂的有机物,其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去除无机物的毒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终获得亚硝酸菌群,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质[3]。
(二)物化法
        在生物垃圾填埋场中,由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难度较大,在不断延长填埋时间的情况下,将会逐渐弱化其生化性,对有机物的降解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此,需要采用物理化学法,例如电解法、氧化法、空气吹脱法、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可以去除重金属粒子和不易降解的物质,以及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还可以破坏渗透液的结构,增加生化性,为高效稳定处理提供保障。水的总量和品质不会对物理化学法产生明显影响,对于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粒子和不易降解的有机物等物质,可以增加生化性,采用适当的预处理等方式,防止发生二次污染,从而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在物化法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处理技术:第一,采用混凝沉淀法,其主要原理是使用混凝剂,利用其中的AL3+和Fe3+等,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第二,采用氨吹脱方法,主要是将水中的氨氮等污染物进行转移,使其扩散到大气中,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去除污染物。第三,采用吸附和混凝的方式,可以防止受到水质变化的影响,有效控制COD的去除率,使其保持在70%。第四,采用电化学法、催化氧化、湿式氧化等化学氧化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去除效果。第五,采用膜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吸附、截留、筛分等方式,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由于孔径具有不同的尺寸,数量以微米级为单位,因此,可以将膜细化为纳滤、超滤、微滤,膜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氨氮等有机物质,通过改造传统工艺,可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仅占据较小的范围即可。
(三)组合工艺
        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水质较为复杂,若是使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可能难以达到规定标准,甚至与预期效果所差深远,因此,需要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掌握水质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处理技术的组合方式,将填埋场的处理方式进行细分,分别为生物处理、预处理、深层处理。例如,在预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法,可以有效处理无机杂质与高浓度的氨氮。生物处理虽然运行较为方便,费用较低,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需要配合使用膜处理技术和吸附过滤技术,才能更好地去除污染物,使其达到规定标准。在深度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反渗透和纳滤,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去除水中难以降解的胶体、溶解物、悬浮物、有机物等。
        结论: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作为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工作人员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与特点,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有效解决总氮去除率低和生化性较差的问题,提高处理效率与质量。同时,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处理方式,降低氨氮浓度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机物质的含量,确保垃圾渗滤液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鸣,顾万建,徐兆瑜,等.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及其处理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0,No.220(03):189-189.
[2]丁丽强.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与处理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00(035):P.37-38.
[3]陈其勇.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与处理技术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11):P.1-1.
作者简介:杨杰(1967.8-),男,汉族,本科,河北望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给排水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