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苟浩然1 赵清婷2
[导读] “三李”指的是清代康乾年间四川通江地区的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

西华大学2018级汉语言文学        苟浩然1
西华大学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      赵清婷2  

        一、“依旧风华天不老”——通江“三李”的诗文成就
        (一)“三李”生平介绍
        “三李”指的是清代康乾年间四川通江地区的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李氏祖籍陇西,后迁居四川通江,其祖上多出名人,受家学影响,三人皆博学多才、才气过人,后人誉为“一门三进士”,并称通江“三李”。
        父亲李蕃(1622-1694),字锡征,号懒庵,又号振公,十分聪慧。他的聪明在幼时就体现了出来,七岁能诵,八岁能文。顺治丁酉(1657年)中举,官至山东黄县县令,“效职九年”。他为官廉洁清正,纪晓岚评价他的文章:“其文汲汲以兴利除弊为事,盖有古良吏之风。其文亦皆朴直不支,意其人必悃愊无华,故文亦如之欤。”[ 李钟峨 .伯兄元修先生墓志铭?(道光)通江县志?卷九[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
        李蕃为官清正廉洁,为民着想,后被诬陷下狱时,万人嚎泣而送,为他请愿。
        李钟壁(1658-1736),字鹿岚,又名元修,李蕃长子。年少时受业于父,深有其父之风,父亲遭诬陷下狱后,独自去京师,叩登闻鼓,为父鸣冤。他精韵律、善诗词,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他多次治理匪患,深得朝廷赏识,官至刑部督捕司,遭人嫉妒,因其父之鉴,故回归乡里,寄情山水。在乡间帮助邻里,后人称其“乐善好施,盛德孚人。”
        李钟峨(1661-1749),字雪原,号芝麓,李蕃次子。幼年多病,故启蒙较迟,后因父亲被陷入狱一事影响,立志做像父亲一样清正廉洁的好官。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他是父子三人里唯一一个仕途顺畅之人,他擅长赋律,喜诗词,但由于官场所限,多为应制之作。他爱士爱民,受多地士子百姓爱戴。
        “三李”均有着优良的治学精神。战乱年代,田园荒芜,李蕃“力学不少休”;钟壁析居芝坪时,好学不辍,“一编自持,雨夜霜晨,吟哦弗倦”;钟峨自幼多疾,依然坚持认真读书,兄钟壁中举后,受到鼓舞,“复事举业”。可见,父子三人无论何时何种情况,始终坚持治学,以举业仕途为重。箪食瓢饮,不改其志,继承了儒家士人的优良传统。[  张明富.清代通江“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及学术文化精神[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8卷:130-136
        “三李”皆为官正直,在文学方面也成就颇高。李蕃著《雪鸿堂集》,李钟壁著《燕喜堂集》,李钟峨著《垂云亭集》,后李钟峨刻三人文集,以《雪鸿堂文集》刊印入世,被乾隆钦点入《四库全书》,故该书被《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清朝十分重视方志的修撰工作,各地大修方志,所以李蕃、李钟峨先后七次投身于方志的修撰工作。他们父子留下了康熙《黄县志》、道光《通江县志》底本、《盛京府志》、《保宁府通江县志》、《白石纪闻》等多部方志资料文献,李蕃和李钟峨父子二人曾三次修撰四川省通江县的县志。道光《通江县志》以李氏父子修撰的《通江县志稿》为底本,在其基础上进行修葺。李蕃认为“史本于志”,所以它的修志思想是围绕此进行的,他认为“凡一代之礼乐、刑政、山川、人物、户口、关梁、租赋、治乱,史书之而必据乎志。”故他在修撰方志时十分重视对当时风土人情的记载,尤其三修通江县志,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当时通江的风俗有很大的帮助。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志思想,为地方方志的编纂整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源。赵光明.清初通江李蕃、李钟峨方志思想考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5-50
        (二)“三李”的诗文成就
        《雪鸿堂文集》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李蕃的《雪鸿堂集》、李钟壁的《燕喜堂集》、李钟峨的《垂云亭集》。
       李蕃《雪鸿堂集》共十八卷,含序、记、论、辨、跋、赋、尺牍、记略、古近体诗、词等,孙勷言 “其书包罗宇宙,贯穿经史,至于方言巷谚,往往旁引曲证,寻所从来”(《雪鸿堂文集·序(二)》),并感慨“四十年来海内能言之士,未有能及者也”。康熙时文渊阁大学士、太仓人王掞说:“故蜀人之文,其适于用者,莫若老苏氏。”(《雪鸿堂文集·序(一)》)这些论评是否溢美,姑且不论,李蕃的诗文之中,确多有求是创新的精神和卓越不凡的凛然之气。
        李蕃的文章主张“文章怕空疏,又忌填砌。空疏,则其弊为孱弱,然养而充之,可至隽永流逸。若填砌,则其弊为短饤,为陈腐,为板拙,久而愈深,无复出路矣。”(《雪鸿堂文集》卷十三《随说》“论诗文十七则”)蕃之文章,质朴淳正。此外,李蕃的文章如《金縢》《陈胜》两论,见李子“读史具眼”(杨开运《序》);《读杜》记录阅读杜甫诗歌时的心得;《问梅》考辨宋人行第笔记,辩驳《碧云騢》作者梅尧臣的诬妄;《随说》畅论经史,品评书画;《乡语》记释四川地方语言。凡此,要皆有用之作。
        《雪鸿堂集》收录古体诗10首,近体诗200余首,词3首。李蕃擅近体,尤多七律。律诗有老杜之风,于自然中见锤炼,胸襟磊落。如《纪梦》一首
        悔被浮名误此身,昨宵一梦实无因。
        名高天下雄诸子,躬拜堂前慰老亲。
        幻境如斯诚可笑,世情到此孰为真。
        平泉事业吾家旧,奕叶相仍看火薪。
        世事无奈,虚实因缘。人生的感慨与期望交织,沉郁而不消极,胸中块垒,字字可见。李蕃之诗,正是其人格写照,坦荡光明。
        《燕喜堂集》共四卷,含序、尺牍、古近体诗。其诗学主张:“诗之为言‘思’也。其端发于性情,其理通乎音律,本乎思以咏之……余生平多思,思而鲜所就,故因其兴会所至,随手涂抹,长短得失,视其一时思致,漫自发挥。其有当于性情与否,叶乎音律与否,则所不计也。”(《诗集自序》)钟壁之诗,多由兴会,不假雕饰,故而真诚自然。
        李钟壁的诗歌多为酬和诗,尤其擅长步韵。其集卷四为《叠韵诗》,《御简又寄叠前韵诗和答》《又接御简叠诗韵和答》《至御简斋中,又以叠前韵见示和答》等,前后相续,竟至九十一首。这在古代诗歌创作中是非常罕见的。叠韵诗因其固定的韵脚极易拘束诗人的思维,而钟壁能“因景造句,以意遣辞”,于其中参差变幻,实为难得。既显示出深厚的诗学功底,也流露出坎坷的人生境遇。
        《垂云亭集》共二卷,卷一为赋、颂,卷二为古、近体诗。《黄钟赋》《瑞雪赋》《日赋》《律吕赋》《火树银花赋》《屯田赋》《郊祀赋》等,共24篇赋作,赋时令、考天时、阐礼乐,且多为律赋,自成一家。律赋对押韵、音律要求极高。钟峨之赋,字句工精,音韵和谐,辞章华丽,而能巧运构思。《理学赋》“考唐纪乎德宪,生退之于南阳。扫陈言之沓沓,觅坠绪之茫茫。师恂恂于乡党,规浑浑于虞唐。剪百家之榛秽,扶五品之伦常。”中正肃穆,以裨伦教。
        “三李”之诗文,皆不矫揉造作,全然胸中一股浩荡之气,落笔成诗,襟怀坦荡。也可见李氏父子家风醇厚,一脉相承,而各摇荡生姿。作为蜀中俊才,不愧于《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语:“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
        (三)“三李”歌咏通江的诗作
        “三李”集中,颇多描绘家乡通江风物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为故乡的名山大川增色添彩,也与这里的山水一起名留千秋。
        李蕃的古体诗《诺水歌》,近体诗《自吴归至洪口》《通江八景》十七首;李钟壁的《壁山春望和陆胥仲明府韵》等都是传唱至今的佳作。
        诺水是流经通江县城的一条河流,沿河两岸风景如画,如今的国家级“诺水河风景区”名扬中外。《诺水歌》中“我爱江水宿江头,江声入枕正清悠。江头得鱼城里卖,渔翁偏多欠酒债。”既绘出了“夕宿江头”的自然风光,又描写了“卖鱼换酒”的烟火气息,充满了生活情趣,兴致盎然。一种闲适与喜悦的心情跃于纸上。
        在描写通江的景物诗中,最著名的当属《通江八景》,这组诗共十七首,皆为七言律诗。或气势雄健、或清丽晓畅、或闲适自然、或禅思冥想,八景十七诗联为一体,荦荦大观。选其中四首以见其面貌。
       《壁山春望四首·其三》
        丹穴云宫未易扪,谁开半壁待琴尊。
        才行渔唱樵歌地,又见梅肥雪瘦村。
        依旧风华天不老,分明图画墨无痕。
        我来只问春消息,珍重阊阍莫闭门。

        壁山为通江县城南面之山,以山之绝峭如壁而得名。层峦叠嶂,绵延数里。当地名山,钟灵毓秀,哺育了一代代通江儿女。此诗境界开阔,尤数颈联,歌咏壁山如水墨晕染,秀色如画,而风华不老,一股凌然之气漫于山巅绝壁。如登“丹穴云宫”,颇具仙风道骨。
        《虎井龙吟》
        自入阑楯已失尊,浑藏牙爪定虚声。
        雄心久冷同澄水,长啸生风亦好音。
        变叶炳文呈圣瑞,繘余汲渫受王明。
        依稀犹记当年事,玉殿高秋听一鸣。
        虎井,在今通江中学校园内。相传在古时如本县有人考取举人以上者,井内就会发出龙鸣之声。将一井与科举功名、文章事业相联系,更彰其传奇色彩与化育之功。
        《西寺松风》
        只爱西山秋气高,朅来清韵出林皋。
        寺围龙甲蛇枝树,风送鼍吟鲸怒涛。
        似带新声消俗状,如闻琴响弄新操。
        山中宰相知谁是,自笑科头漫自搔。
        西寺,在今通江县诺江镇西寺村,该寺早毁。按清·道光《通江县志》记:寺多胜概,四围古松,皆历朝乔木,故涛异他处。此诗最出彩的当是颔联,上句写松,下句写风。龙甲蛇枝,状其苍古,鼍吟鲸怒,状其势傲。真是松涛千里,豪情万丈!
        《东山晚照》
        此地紫仙曾一住,彩霞收入夕阳间。
        地当震位春常在,天放西来夜不关。
        衰老经心欣岁稔,儿童拍手贺晴还。
        近来豹虎浮江去,落得余年十亩闲。
        东山,在今通江县东山乡。按清·道光《通江县志》描述:半山黄叶,一片斜阳。远树归鸦,冲暮霭而直上;平沙落雁,破夕照以横飞。景色苍茫,光摇金碧。风烟缥缈,影灿云霞。转瞬月挂西峰,伫卜朝来东霁。面对晚照,诗人逸兴勃发,高歌时世太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通江八景如今多已不存,令人唏嘘感慨。曹丕《典论·论文》:“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幸而,诗歌是不朽的。这组诗为我们留下了全面丰富描绘通江八景的绝美画卷,是通江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传承三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通江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当下,更需挖掘三李诗文的当代价值,使其永葆活力,永远传唱。通江“三李”的诗文是深度开发通江旅游的文化依托,是提升通江美名的重要资源。
        二、“寂寞空山飞雾雨”——“三李”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三李”诗歌的传播
        “三李”诗文集《雪鸿堂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受到清代文坛诸家赞誉多矣,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家族文学价值、清初史料价值,其成就无需多言。但是另一方面,“三李”之诗文并未得到与其地位相称的传播度。
        从官方层面上,《四库全书》完好地保存了“三李”的诗文,为其后世的流传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通江县委宣传部、组织部专文予以介绍,随后县政协又对他们的部分诗文进行了注释和评介。近年来县内热心人士和李氏后裔,由刘显卫先生倡其事,李亚烈、李猛烈先生等撰稿,从国家图书馆复印出《雪鸿堂文集》加以勘误校注,共计二十四卷,近百万字,汇成《雪鸿堂文集校注》,并于2012年交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付梓。对《雪鸿堂文集》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方便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
        在民间层面上,“三李”其人其事主要以一些轶事传说的形式流传,难免有夸大失真之处。比如为当地民众津津乐道的李钟峨去江南主考所作之诗:“一上张家楼碰头,眼观四海飞横秋。不是巫山云雨阻,看破江南十二州。”也并非李钟峨真作。除此之外,《通江八景》的传唱要稍微广泛一些。大众接受的诗文往往以这种伪作或者误传为基础,人们在瞻仰“李翰林”这样的大才子名号时,并没有关注到其真正的文化内核。
        这充分说明过去“三李”诗歌在大众传播的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播效应,缺乏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导向,没有能更好地融入通江地方文化、代表通江文化。这是接下来“三李”开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三李”故居现状
        “三李”一家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回到通江县,在老家兴隆乡紫金村修筑房屋,李蕃有诗句“竹青青,柏森森,我家有居号翠云。”所以此居名为“翠云居”。此地现已开发为三李故居。“三李”故居的文化遗迹、建筑风格等在川内堪称一绝,是川东北清代建筑的代表。2017年由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抢救性修缮,投资逾1000万元,力求还原其故居本来风貌,如今已成为当地一大景点。[[4]  通江县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tjxzf.gov.cn][4]

 

        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三李故居进行了修缮,并对一些文物进行了保护整理,还对“三李”生活的场景进行了部分复原,在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开发保护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且有较强的开发意愿。
        目前该故居保存现状良好,三李故居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民居与清代士人建筑风格。一是墙院结构,为三进结构的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双檩双挂、木柱檩梁、青瓦屋面,以二层居多,通过竹篾土夹墙制作墙身,而门面一般是能够拆卸的木板门。里面的甬道还体现了身份的贵重,彰显了书香门第的特色。二是特色窗雕,川东北民居建筑,其窗棂全部是方形窗结构,现在保存下来的窗雕多半是分格类,还有如意格以及鸟兽花卉、什锦嵌花,各具神采。遗憾这样精品的木雕技艺没有能保存下来,但是现在的故居在整体上保存了原居的风貌,显得古朴典雅,不失特色。


图 3 故居内部分复原场景
经过修缮的三李故居有了进一步开发的基础,但是现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能更好地“走出去”。缺乏相关的文化名人教育普及,导致当地人名人故居意识淡薄。在旅游方面,没有能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媒体资源,而未能进入通江之外旅游者的视野。此外,故居所处位置较为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都亟需完善。文化旅游,特别是名人故居开发,更注重旅游的社会功能,以故居为载体,进行历史文化的熏染与教育,所以要以三李诗文为依托,挖掘“三李”的文化意蕴,使其在现代化的旅游开发中具有全新的当代价值。
        三、“只欲乘风遍九丘”——通江地方文化的开发保护前景展望
        (一)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1、“通江八景”的景观复原
        现在的“三李”故居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可结合李蕃的诗《通江八景》打造特色展厅,将通江的优美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融合。借助现代化手段,如VR体验等,设计八个独立而又相联系的“通江景观长廊”,壁山登高、西寺听雨,诗歌不再是僵硬的文字,而是可感可闻的。通江八景虽大多已毁,但是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还原,使游客在沉浸式地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与古人神交,真切的感悟历史。既丰富了游玩体验,又加强了文化意味。此外,抓住“三李文化”的主线,扩展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使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参观游览不再枯燥。
        2、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通江素有“中国红军之乡”之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毛浴古镇就坐落于距三李故居25公里的地方,并且在通江县城到三李故居的路线途中。毛浴古镇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呈半岛状。明末设总兵大镇,1932年底,川陕苏维埃政府置赤江县及毛浴镇于此。镇上保留有大量旧式建筑与红军石刻标语。未来可打造“通江——毛浴——三李故居”这一旅游路线,将红军精神与三李文化联系起来,以县城为中心向周围的地区辐射,丰富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复合模式,带动沿线乡村的旅游开发。并且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有利于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3、推出城市名片
        要想“三李”真正地走出去,必须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当地政府可以与相关旅游机构合作,推出相关文创产品,以通江的自然风景、三李为官治学的事迹、大量的诗文作品等为基础,运用互联网进行宣传、销售、推广。2013年,李蕃清廉为民的事迹入选“古代四川清官地图”,也是巴中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古代清官。政府可以组织官员学习“三李”事迹,开展廉政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地方课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进行讲解,并以此延伸科举文化、家风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教育。采取多种手段,深刻认识“三李”的历史价值、地域文化价值,使“三李”成为印在通江的一个文化符号。推出“红色通江、三李故里”的城市名片,更好地服务于通江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旅游发展促进资源保护
        通江本身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点,提升竞争力。据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信息,2019年1-12月全县共接待游客718.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8%和21.40%。
        旅游业的良好健康发展是地方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依托,旅游对地域形象的塑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江要借用好“一府三乡”(“中国溶洞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红军之乡”)这一传统优势品牌,在此基础上,注入进更多历史文化的因素,把通江的地方文化融进旅游的方方面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名人故居开发的成功案例,引进高端旅游人才,科学统筹,让地方文化的内核在“三李”故居生根发芽,使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
        文化旅游的特征决定了其经济效益与文化功能相统一是必然要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提出要实施品牌战略,要“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
        从地方层面来看,要发挥“三李”文学及“三李”故居的带动引领作用。当地可组织专家学者着手系统编纂《通江历史文化名人辞典》,形成一部较为完备的“文化志”“名人志”,继续发掘历史资源,做到应保尽保。对其中有独特价值的进行集中保护,并论证开发的可行性。或侧重于地方乡贤的教化、或民俗文化的展示、或是建筑的保留。既不浪费资源,也不破坏资源。
历史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何使“三李”文化的当代价值塑造独特的通江印象,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结束语
        通江“三李”是对地方历史文化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代文化名人,通江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一定要借助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三李”为通江历史文化名人旅游开发带来了启示,也需要引起反思。如何去继承历史从而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需要看到短板所在。政府、专家学者、投资单位、旅游机构等需要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手段真正振兴通江旅游。
注释
①本文所引诗文来自李亚烈,李猛烈.雪鸿堂文集校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4
参考文献
1.李钟峨 .伯兄元修先生墓志铭?(道光)通江县志卷九[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
2.张明富.清代通江“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及学术文化精神[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8卷:130-136
3.赵光明.清初通江李蕃、李钟峨方志思想考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5-50
4.通江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