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阶思维的智慧课堂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徐微
[导读] 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人在布鲁姆认知目标基础上把人的认知思维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而高阶思维是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中   徐微

【内容摘要】 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人在布鲁姆认知目标基础上把人的认知思维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而高阶思维是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平板“智通课堂”的智慧课堂在本校的推广应用,提出重过程重分析的图表分析、重质疑重评价的自评互评交流、重探究重创造的小组探究设计的策略,以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推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智通课堂
        一、高阶思维的界定及其必要性
        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学生的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年,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人在布鲁姆认知目标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把人的认知思维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 [美]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的是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阶思维对应的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适用于解决复杂问题,而低阶思维对应的是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适用于解决简单问题。高阶思维是建立在低阶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它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怀疑、学会质询,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勇敢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独立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纳为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死记硬背会让学生变得迟钝和愚蠢,这既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又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重在学生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和本学科教学开展中,读、写、记忆等低阶思维的锻炼和培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急需我们每一位老师改变教学模式,扩充课堂的思维含量,真正实现高阶思维的锻炼和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智通课堂”应用的高阶思维培养策略尝试
        1.图表分析比较:重过程、重分析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判图、析图等地理图表能力是地理学习的灵魂,也是能力锻炼和素养培育的关键落脚处。但在常见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往往在课件中展示图表,读图、判图、用图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图表信息的过程,也有不少的课堂教学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图表,但是由于导学案色彩的单一、容量的有限、不够灵活等局限,让图表失去了一定的信息量和鲜活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值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智通课堂”教师平台资料包(彩色图表、视频等)下发、学生平台对资料的选择、重组等功能为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如在学习《气象万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这一核心方法时,笔者基于“智通课堂”功能,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第一环节:点播“气温曲线降水柱状气候图”的微课,绘制杭州气候图。学生看完微课之后,笔者把“杭州的每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表格”以及“气温和降水的横纵坐标图”发至每位学生的智通课堂中,学生进行杭州气候图的绘制,让学生理解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的由来,这为下一环节不同的气候图的分析比较打下了基础。第二环节:寻异同,找规律。笔者把教材中出现的十种气候图分为四组;A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组:寒带气候,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几个任务并上传:第一,分析D组的气候特点;第二,比较ABC同组之间的相同点;第三,在ABC同组中点击抽取一组,再在ABC不同组中点击抽取生成一组,进行异同点的分析(异同点比较的数量没有限制,完成一组可再各抽取一组进行比较,直到第二环节的完成时间20分钟结束)。笔者对学生上传的结果进行实时批注传达,对典型的比较分析结果转入展示板。


任务时间一到,笔者调出展示板中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说图阐述,在第一任务的析图说图中,学生得出寒带气候特点的同时也掌握了气候的描述在于气温和降水这两方面;在第二任务的析图说图中,得出“以温定带”的方法;在第三任务的析图说图中得出“以水定型”的方法并对世界典型的气候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在说图的过程中,理解并描述了各种气候的特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实践中,基于“智通课堂”教师的资料下发、学生的选择、重组、上传等功能,学生尽可能地挖掘了图表中的信息,在读图、研读、判图、析图中找寻气候的特点和规律,在分析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真正成了课堂的探究着和开拓者。
        2.自评互评交流:重质疑、重评价
        评价是主体意识的体现,是人格完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促进主体向上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思维和素养的重要体现[林秀娟.实现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8)。“智通课堂”资料的实时下发、上传以及展示等功能为课堂自评、互评等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在《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随堂练习进行巩固应用,基于“智通课堂”的功能,在课堂中,笔者把典型的例题下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进行当堂练习,完成后立即上传,笔者给予及时的批注但不发送,对答题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收藏入展示板。5分钟答题时间结束后,笔者把典型的答题结果(如典型错误的如东西经混淆、东西半球混淆,纬度带和温度带混淆等)进行展示,有请学生进行评价在平板和电子白板同屏技术的支持下,评价的学生直接到白板处进行圈画等批注,并指出具体问题,如“东西经的判读错误”、“东西半球的判读错误”等,之后,笔者再追问:你认为这位同学把A点(5°W,30°N)判读为西半球可能是什么原因?笔者的继续追问,可以聚焦难点,引起学生的思考,更可以让掌握的同学以“小先生”的形式帮助未掌握的同学再一次的区分和强化。对这一道例题的首次评价之后,再有请下一位学生进行补充评价,互评之后,笔者再把正确的模范答题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进行自评并自我批注和反思,最后笔者再把教师的批注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尽管这样的答题和评价方式显得略微繁琐和复杂,也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但是对比之前传统课堂的答题模式(教师展示例题,有请个别学生回答,对的继续下一题而错误的再有请其他同学纠正),学生的答题更为专注,教师接收到的学情更为全面和精准,让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对于经纬网等学生本身基础差异就非常大的知识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突出。同时,自评、互评的展开,让学生在纠错、归因的过程中锻炼了评价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质疑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小组探究设计:重探究、重创造
        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目的,需要一定的已知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提供多样的资料为学生创造力的激发提供条件。而“智通课堂”图文、视频等资料的下发、创造力成果的展示等功能够更加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智通课堂”的优势,笔者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共同讨论和探究,尽可能地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创造力。
        如在学习《带着地图去旅行》这一课时,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设计攻略。在讨论探究之前,笔者通过“智通课堂”把台湾的相关资料发给每一位学生,其中包括了彩色的中国政区图、交通图和台湾政区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类型图、旅游图、交通图、少数民族分布图、各个知名景点的照片以及视频、历史发展图文资料等,要求每组做一个攻略,包含旅行前的准备、旅行时间、旅行线路、参观项目和注意事项等,最后的成果由小组代表上传并展示,展示的形式不限。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小组探究和讨论之后,展示的形式为:A组为思维导图的形式,框架清晰、一目了然,B组为图文形式,图文并茂,C组为图文形式,但主要为图,插入了很多的漫画和表情包,整个作品鲜活很有趣味,D组为图文形式,文字为主,介绍详尽。小组在分析探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与创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创新,彰显了个性,培养了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美]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林秀娟.实现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8).
[3]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1986.
[4]翁宗琮.智慧教育视野下的地理教学有效性实践 [J].教育信息技术 ,2015(7).
[5]李玉顺,史鹏越,杨莹,辛雪园,桑宇霞,马沁妍.浅谈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课程与教学,2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