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苏玉华
[导读] 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深入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逐渐成为重要育人思想,并主张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做好德育工作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三小学   苏玉华

摘要: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深入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逐渐成为重要育人思想,并主张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做好德育工作。在全面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确定其融入的价值,并根据小学生的素质培育需求在具体的渗透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品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前言: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国家针对人才的培养提出全新的战略方针,要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小学阶段,德育也是促进学生素质规范建设的重要载体,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构建综合性的育人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综合的品质素养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重新树立德育工作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战略导向,在具体的教育模式上进行有效创新。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教育领域针对德育工作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强调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提升综合的品德素养。然而,就目前来讲,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德育的渗透和实施方面工作表现并不规范。在教学活动领域,受传统的应试思想所影响和局限,比较关注对基础文化课的灌输和讲授,缺乏德育工作的思想重视,所组织的德育活动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单纯采用刻板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导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情绪,同时也给学生整体品德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二、小学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不断深入,针对德育工作提出全新要求,教师需要思想上针对德育工作提高重视度。并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渗透其中。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效整合,所呈现的育人价值十分突出,从宏观角度讲,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助力和谐社会实现有效构建。从学校办学和教学角度讲,能够在德育目标的支撑下,进一步丰富的德育资源,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德育知识,并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端正自身的思想认知。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讲,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开展综合性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就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建设要求形成准确的认知,并在今后能够进一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更加规范地参与到学业当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渗透路径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为了实现两者有效融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进行有效革新。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育人载体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可执行性,也能够将其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开发出来。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本着培养其兴趣,发掘其潜能的原则,针对德育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做好教学活动规划设置,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能够自主端正和规范自身的学习态度。
        比如说,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需要践行生本思想,设置德育主题。以“爱惜学习用品”为例,教师在德育活动规划时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思想,针对活动方案进行规划设置。发挥学生自主地位,引导其根据自身真实的学习环境,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用品。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学习用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并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用品自主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学习用品,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资源保护观念。
        (二)发掘传统文化,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在德育领域,教师需要认识到文化资源全面发掘与整合的必要性。并顺应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内涵,关注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有效培育。将两者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发掘和提炼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资源整合之后为学生组织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文化学习和拓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识,并丰富学生的道德内涵认知,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素质品格的有效规范。
        比如说,教师可以针对《论语》、《弟子规》中存在的优秀道德内涵进行搜集和整理,之后组织学生以此为载体积极参与到传经颂典等各项活动当中。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当中,引导学生担任志愿者的职务,积极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强化民众的文化观,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三)提升原生家庭的德育思想
        原生家庭的思想观念以及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道德品质建设。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渗透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支撑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在平时家庭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促使其能够对待事物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品德。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阶段积极件行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全面落实德育工作,对促进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社会针对人才素质培养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的教育效能,突出德育工作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学校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J].汉字文化,2019(23):131-132.
[2]徐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32.
[3]张建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价值刍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7):1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