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陶颖
[导读] 语境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无处不在,语境表现的是语文教学对于言语命题和教材文本的把握与理解,离不开学习者对写作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的认识。

云南迪庆州藏文中学  陶颖 674400

摘要:语境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无处不在,语境表现的是语文教学对于言语命题和教材文本的把握与理解,离不开学习者对写作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的认识。语境受到师生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的限制与影响。学好语文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境理解能力和语境意识。当然语境意识显然并非与生俱来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增强和培养学生语境意识,带领学生探索语境,完成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形成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育;语境意识培养
        前言: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语境意识培养,这样学生才能轻松自在的完成语文知识理解和学习,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感触、认知与领悟。
        一、语境意识培养原则研究
        语境是比较复杂的概念,语境意识的培养关键点在于把握相应原则。首先必须注意的是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综合要素,从而实现师生、教学内容的和谐自然对话。在赏析字词句的过程中,传递语言经验,迁移语感,积累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发展自身语文素养。其次主题实践。语文教学的时候师生交际身份得到充分体现[1]。在语境中语言交际是很重要的活动。师生在语文交际中,其实有着平等的资源利用地位和条件。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的利用、分辨与把握中,教师是教学引导者、组织者。教师需要让学生有思维的思考过程,体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与角色[2]。主动探索知识,享受知识学习乐趣。最后有序开放。语文教学需要使用听说读写过程分析与理解文章,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语文语境意识
        为了提高语境意识教育效果,教师需要建立整体、联系、全局教育思想,问题设计方面需要结合上下文文本。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分析文章[3]。比如在语句理解的时候,将小一些的语言单位放在大单位里面,根据大语言单位进行理解,品读每一段话、每一个词,感受文本当中的情感与思想。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整体感知文章,以整体感知出发解读文章。阅读教育的时候需要在特定语境中分析字词句,应做到句不离文、词不离句、字不离词,绝不能随意分析错误学习知识。如学习《短歌行》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试着代入情感,感受作者曹操当时的感情。让学生先分析什么时候曹操可能会喝酒,为什么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此时学生就会思考,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曹操远大的抱负,也有学生认为这首诗歌更像是曹操在表达对于人才的渴望。
        此外教师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带领学生明确学习具体方向、具体任务和要求,带领学生感知语境和学习内容的联系,按照语境把握表达方法和语义。此外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应的情形和语境确定,恰到好处设计,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教师需要按照语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语境意识。
        三、学用结合中培养语境意识
        学用结合本质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特定条件下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与结构特征,在模仿中迁移语感。是实际应用以及学习的完美统一。需要根据交际对象要求、特点结合自身身份与具体语境决定说法、写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在全班展开品读,发现学生在习作中的优秀句子,根据学习中的情况,给予学生相应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比如在完成了《家乡文化生活》这一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让学生以家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同学生的写作角度不同,有的以时间跨度创作,用一个时过境迁的老人作为主人公,描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有的学生以一颗门前的枯树作为描述对象,通过叙述城市从干净整洁变得到处都是垃圾让人们了解到家乡的发展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优秀句子、创意挖掘,并让学生从语境角度分析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作品或同学的作品,利用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语境,说明语境。如果学生的表达有道理,那么教师就需要予以学生肯定。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需要给予相应指导。利用学用结合过程培养学生语境意识、语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境是生活中必备的能力,感知学习需求、生活需求。
        四、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语境意识
        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设置一些语境,通过语境带领学生感受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含义。如学习《赤壁赋》一课的时候,这篇文章为作者在泛舟游赤壁时候的所见所感,通篇以作者感受为线索,用了主客问答方式反映作者的心情。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从所在情境思考字词的意思,比如正襟危坐,意思是整理衣襟严肃的端坐。但是不同语境这个词的理解还会出现其他的含义。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先思考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结合语境分析与思考字词意思。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只考虑设置一些敏感性的话题让学生分析,教师还要使用一些灵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语境的使用思路和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创造情境氛围,带领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语境特点、语境含义,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灵活的思维,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环境下的语言含义、语言意思。
        五、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语境感知意识
        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需要经历语境审美过程。审美可以是无名之作也可以是名家名篇。文章可以是诗歌、小说,也可以是散文、应用文。在确定语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喜欢哪些句子,对哪些句子形成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感受,语境带给自己什么感知与印象,说出自己的感想。语境当中有哪些特殊含义。语境审美的过程中,学生的美学兴趣、个性、阅历和气质深受影响,并交互自己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通常有着一定主观感知成分,无法统一。此时需要讨论、交流的过程互通有无,在取长补短中共同成长与提高,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思路,打开知识天窗。学生在品评文章的时候能够形成感性认知。教师需要按照文章特点开展专题教学,带领学生从审美角度讨论问题,在专题语境审美中,学生会发表不同的想法与意见。只要能够贴合文章实际,文章表达想法,言之有理就算合格。这样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借鉴自己与他人审美不同的同时,感受美的特点。比如学习《故都的秋》的时候,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想法与理解。有的学生觉得: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表达的是否定意思,有的学生则觉得这句话是肯定意思。学生在审美鉴赏中形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了文本的有效互动与学习。
        结语:高中语文教育中,学生语境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立足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分析语境特点、语境含义,让学生能够深入探索实际,感受本文含义和语境变化带来的意思影响,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巧莲.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81.
[2]裴东彦.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J].科技资讯,2020,18(14):111+113.
[3]郭宏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名作欣赏,2020(14):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