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刘嘉玲 沈芝颖
[导读] 家庭传统和家训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家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包括家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嘉玲、 沈芝颖   610039

摘要:家庭传统和家训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家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包括家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弘扬优秀的家庭教育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营造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益的和谐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传统、家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家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引言:传统家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髓,如强调养成良好习惯、重视家庭传统、重视阅读等。将这些思想典故融入到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优秀家训的现代转化。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家训与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紧密相关。它们普遍受到重视,并在魏晋贵族阶层出现后形成一个体系。这些家训不仅是学者和贵族家庭培养子女的规范,也是全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它们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颜氏家训》是最系统、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被后人称为“百代家训之祖”,该书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兄弟、妯娌、继母与子女的关系,如何治理家庭维持门风,告诫子孙要努力读书、要务实、要知足、要注意养生等内容,可以说,就其内容来看,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现实意义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拥有丰富而宝贵的家庭教育资源。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从理论上讲,家庭作风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它,还属于德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五要素”。以具体实际情况为例,无论是“坚韧不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是“忠孝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都被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吸收,提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许多家庭追求书香门第,保留着许多高雅的艺术品味。流传至今的家训和生动丰富的传统故事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三、家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路径
        (一)推进传统家训纳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李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点课程。


深入推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要加强“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构建全面的思想政治体系,形成课程资源协同教育机制。对传统家训内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提炼其精华和糟粕,将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一是修订专业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挖掘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吸收到教材内容和学生评价的核心素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功能的作用。运用判例法、经典文本研究,让家教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上“活”起来。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的内涵,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以MOOC和微讲座的形式,展示与思想政治教师观点一致的家训史料资源,增强思想政治观点的说服力和文化底蕴。第三,整合实践资源,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以家庭传统、家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推进传统家训渗透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要深入挖掘家庭教育和家庭作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可以从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入手。在精神文化层面,为了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地方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宣传、展示一批优秀的家庭培训教育典型案例,选择树木宣传一批实践家庭培训教育的先进典型;在校报窗口开设专栏,讲述家庭培训和家庭作风的故事,并定期在校园广播电台开展家庭培训和家庭作风论坛。在物质文化层面,可在广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展各类家庭培训主题教育周活动;开展校长送书活动,赠书予闫家勋、曾家勋;校园宣传栏要妥善张贴经典家训语录,以家训传播家风,以家训培育校风,培育大学精神,营造优美环境。传统家训融入校园活动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要坚持以德育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推进家庭教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新时期“三个教育”的理念要以德育为中心,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家训文化注入持久活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焕发新时代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夏江敬,汪勤.浅析优良家风家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J].理论月刊,2017(11):127-13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3]宋俭,钟道邦.新时代高校学生开展红色家风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21-22+25.
[4]卢政.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美育观念[J].美与时代,2019(9):37-41.
作者简介:
刘嘉玲(1999-)女,汉,四川省达州市,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沈芝颖(1999-)女,汉,四川省凉山州,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