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姜再平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姜再平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

贵州省凯里市第十九小学    姜再平   556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引言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以致很多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习惯了被动接受,直接获取,其数学潜能并未得到切实激活,学习发展依旧止步不前,其数学创造力、思维力、理解力、应用力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这一不利教学现状,既背离新课改要求,也违背学生发展规律。基于此,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与更多关注,并通过诸多有效教学措施的落实,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内涵
        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不仅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人们也提高了对人才的新定义。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会促使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陋习,致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主动意识。不仅如此,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能给学生传输的知识有限,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构建自主学习课堂,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汲取数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策略
        (一)纠正习惯,培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他们的精力往往只集中在头15分钟或20分钟内,后半节课基本走神干别的或者自己在下面玩耍。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特征,假如教师不能正确让数学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教学成果就不会由进展,陷入学生不爱学、无心学,教师没有动力和劲头去教书的恶性循环。同时,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会造成小学生们心理上厌倦,阻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才会激起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模拟一个问题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让学生深入其中,在这种情境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是生活的模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可以将数学理论形象和生动化,采取有效的激趣改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理论的具体情景化,来让学生自动提取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吸取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究这个前提,就如水中浮萍,落不到实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质疑,自己去解决问题,从中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感悟学习的快乐。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教师给学生最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广阔的合作探究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沃土,智慧生成的舞台,思维碰撞的天地。
        (三)不断拓宽教学路径,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经过调研了解发现,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都与生活实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合理处理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外学习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可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理解、自学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随着自主学习机会的增多,自主探究意识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高。在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切实增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融入对于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媒介辅助工具,以促使学生在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驱动下不断增强其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自信,为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培育与更好激活而提供帮助。
        (四)加强指导,收放自如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引导者、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导”要导在学生思维的灵动上,导在知识的拓展上,导在课堂的疑问处,导在能力的提升处;教师的“导”要精准,要收放自如,要适可而止,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化才能变成学识,技能只有通过自身的操练才能变成自己的技能,经验需要通过自己的反复领悟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方法、能力,具备了独立的思考之后,才能获得真知。遇到难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精心推敲,琢磨,可以查找资料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畅所欲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天地。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学生实际、多重视学生发展、多融合科学指导,以促使学生在不断培养、全面提高中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效培育与充分塑造。
参考文献
[1]唐永春.自发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模式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7-69.
[2]李红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57-259.
[3]孟宪荣.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养成教育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91-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