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欧运坤
[导读] 数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给想象力与创造力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具有不可言喻的现实意义。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欧运坤  556400

摘要:数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给想象力与创造力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具有不可言喻的现实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是现如今摆在小学数学教师眼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路,采用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引言
        生活化教学模式近年来已经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也能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度从而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需要教师意识到目前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
        1.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和指导思想滞后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很多教师一直沿用以往应试教育的教学思路,主要围绕应试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而课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了大量密集的习题练习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此的教学观念完全没有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教学死板枯燥,缺乏必要的互动、探讨与思考环节,让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其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便影响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良好思考习惯的形成。
        1.2学生并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思维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模仿教师讲课的内容与行为方式,且这种模仿方式是学生没有深思之后的模仿。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应用自主学习思维理解所学的内容,并非单一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反思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内化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因此学生反思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不利于教师高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
        1.3情感教育缺失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教师应关注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将书本的死知识转变为灵活生动的场景化知识。这样一方面贴近生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本来就来自于现实生活。数学是一门富含情感内涵和较强融合力的学科。教师应拓展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仅仅讲解的是数学知识,没有将其与情感场景结合起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策略
        2.1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小学阶段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加上数学学科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这些复杂抽象的知识时积极性不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强化了生活元素与知识内容的关联。比如说以教学“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结合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到小卖部购物计算价格为例子给同学们讲解,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进而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突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同时,笔者又将枯燥无味的计算题改编为同学们喜欢的故事的形式,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计算13-8时笔者通过故事给同学们呈现:13准备去对付8,个位上的3说:“我先来吧。”但是见到了8之后马上打了退堂鼓:“吓死我了哦,8这么大我够不着呀。”这时十位上的老大说:“怕什么,天塌下来我顶着,你看着。老大10-8=2,剩下的2再加上原来个位数的3,结果等于5。”可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结合了故事的形式给同学们讲解加减法知识,学生也能记忆犹新,且对加减法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2.2从实践教学方面来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出真知,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从实践教学中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提高了,倾听能力更加集中注意力,数学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了。小学数学中最抽象化的是图形之一章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简单的让学生们认识什么是正方形、长方形、圆等等,在学生大致了解知识,让学生们自己用纸裁出各种图形,裁的最好和最快的同学有相对的奖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们会了解到图形的产生和大致形状,将抽象的图形具体化,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由于年纪尚小,思维理解能力尚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真实生动的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并进行实践验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例,进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数学思维来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一课程时,学生常常会不理解测量棱长与计算面积的作用是什么。
        2.4从生活化方面去创新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创造者,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提高倾听能力,教师可以从数学的生活化知识来创新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走姿和坐姿,实践久了,学生的骨骼形成一定的状态,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之,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主动联系生活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也要意识到目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模式探索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曙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106-107.
[2]罗敏,谯坚,周彬.浅谈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87.
[3]袁梅清.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585-1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