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谢慧聪
[导读]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二中学 谢慧聪 341600

摘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能够提升自身学科素养,也可以引发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课堂所学生物学知识为依据,对一些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结合所学进行相应的论证分析,试着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文章旨在研究以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为基础,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解读,以此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
        引言:生物学社会责任是指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做出正确的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始终没有得到过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是老师们教案的重点侧重方向,对树立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淡薄,造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生物学课堂上一度缺位。针对于这一现象,结合近年来的教育实践,对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移情引发学生共鸣培养社会责任感
        要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必须取得学生的认同和理解[1]。以人教版教材中《人类遗传病》这一节为例,可以在授课时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遗传病的影响和成因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增强遗传病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方面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对学生传输一种理解和尊重的理念,引领学生产生共鸣,达到移情的效果。社会上没有对遗传病患者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尤其是一些症状明显的遗传病在社会上容易受到孤立和歧视。在讲授遗传病这一课题的时候可以以白化病为例,首先介绍该遗传病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出的症状,让学生意识到,遗传病作为一种先天性疾病不是患者自身可以选择的。每位遗传病患者都承受着来自于疾病的痛苦,我们外界不应该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让他们的身心再受到煎熬。通过这样的移情式的教学让学生心理产生共鸣,对这一群体表现出应有的态度。这是在课堂上树立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环保实践树立责任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而在高中课堂,与环境的关系联系密切的学科就是生物,在学习系统的生物知识的时候离不开环境这个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掺杂对生态环境相关内容的讲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在生态系统的稳健这一课题中,以南湖为例进行教学活动。教材中有两张南湖生态系统对比强烈的图片,前一张是环境遭到破坏前的南湖,通过对图片的解读从中反映出了“生态系统的稳健”和“自然界反馈调节”的概念,引导学生树立“自然环境和生物体系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意识。后一张图反映的是生态环境被重度污染后的南湖的面貌。根据南湖生态环境的前后变化,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了解了“正反馈”这一基本概念,也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接下来请学生思索如果让你来治理南湖的生态环境,会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就问题积极展开讨论,为南湖治理献计献策,参与了环保实践,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三、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责任感
        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是教书向学生灌输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在讲授“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课题时,在介绍关于细胞的衰老和凋谢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放两组视频,一个是细胞从衍生成长再到衰老凋谢的全过程。另一个是人从受精卵到出生到成年在到衰老的过程。对视频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后可提问学生,“上述视频中体会到了什么?”从本质上来说细胞和人的生命历程变化是相同的,都犹如白驹过隙一样十分短暂。有区别的是人的生命过程更加的丰富多样,相比与细胞的生命历程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听取部分学生的发言后,对学生提出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更多的价值的建议。信息化教学能够深刻直观的让学生认识一些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引领学生主动去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传统授课方式的短板,丰富了课堂资源,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果,对既定教学目的达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结束语:社会责任感是生物学必不可少的核心素质便,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是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质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学生自身得到锻炼的主要方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绿色生活方式、运动健康、疾病防控等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事例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徐月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9,0(3)
[2]王景花,解凯彬.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途径[J].生物学教学,2018,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