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袁玉坤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袁玉坤
[导读] 一说到数学,大家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枯燥的数字和各种计算公式,这些都是数学的特征,数学不能没有数字,同时也不能离开计算,但除了这两点,数学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第一小学校 袁玉坤 622150

摘要:一说到数学,大家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枯燥的数字和各种计算公式,这些都是数学的特征,数学不能没有数字,同时也不能离开计算,但除了这两点,数学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他们的数学底子还太过薄弱,而且因为有太多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深度思考;促进
        引言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既触及外在活动因素,又深入学生数学内在思维因素、思考因素的缓慢推进过程。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与学生的数学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密切相关。数学思考具有个体性、潜在性、稳固性的特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数学深度思考。通过学生的数学深度思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深度思考,不仅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而且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一、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在加强学生对定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使其能批判性的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能将其迁移到新问题上。对深度学习内涵的理解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度学习侧重的是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非纯粹地接受数学知识。而学习活动更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团队行为。第二,深度学习强调的不是增加学习难度,而是学习更加多元化,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都属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深度学习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为了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所以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作业布置都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且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实施
        (一)建立良好的开端,引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的伊始就要先将学生带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从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来看,一般如果班上有其他班级的教师或外地教师来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会更加饱满积极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虽然不能让自己每天都变个样子,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上课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前引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导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实质就是要催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数学课堂只是教师的单向传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僵化,从而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灵活性与深刻性。而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正谓“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置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数学问题来催生、孵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与思考问题,在深度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多数教师会根据教材的编排,直接让学生进行对折、测量,学生在教师的“具体要求”后亦步亦趋,从而探究出圆的特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充其量只是“操作工”,而非一个具有个性的“思想者”,学生真正的内在思维并未被真正点燃,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而只是被动式地接受现有的数学知识。而在上课时主要以“找一找圆的圆心在哪里”这一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自己的方法在探究“找圆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圆的特征”。于是有的学生先将圆片进行对折再展开,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心(同时让学生看书得知这两条直线就是圆的直径);有的学生则用尺子在圆上画出最长的直线,并找到这条直线的中点作垂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就是圆的圆心(让学生说说这条圆上最长的线是直径,并感悟圆内所有的线段,直径最长);还有的学生则利用两个三角板垂直夹住圆,然后直接找到圆的直径,再找到直径的中点,这一点就是圆心;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以“圆心在哪”这个问题为线索,利用各自的智慧不但找到了圆心,更理解了圆的特征,“圆,一中同长也”的本质意义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
        (三)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数学课堂上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思考、学习空间,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自主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围绕着学生学习设计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将尊重学生这一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导入阶段,针对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导入等教学方法,保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调整教学流程,确保学生能充分理解、记忆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关深度学习理念的研究、实践仍不够成熟。若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深度学习理念,就应先深入分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及侧重点,然后明确教师、学生的责任,最终还应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不断实践深度学习,从而逐渐促进深度学习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凌艳.关注数学思考构建深度课堂[J].读写算,2018(16):241.
[2]刘龙虎.探究:构建深度思考数学课堂的关键[J].吉林教育,2018(15):58-59.
[3]曾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5):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