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张裕勤
[导读] 新课程下,强调了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让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沛县正阳小学  张裕勤  221600

摘要:新课程下,强调了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让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所谓的数学学习习惯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不易被改变的行为定势。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
        (一)数学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教材始终作为他们获取知识的第一手资源,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外界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干扰,常常对数学文本内容一知半解,进而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需要注重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养成认真、完整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对于普通文本边阅读边琢磨,对于重点内容要反复推敲,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1]。
        (二)敢于质疑的习惯
        小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过程中,提出质疑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的体现,而且,小学生数学知识又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习惯中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三)合作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下,更加强调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进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这样,小学生才能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吸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拓宽数学知识的获取途径[2]。
        (四)预习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数学学习中较为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小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数学文本,对数学知识具有初步了解,找出疑难问题之所在,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质疑,在合作学习或教师点拨下,对数学知识具有深刻理解;课后复习是对数学知识的回顾,通过有效复习,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行强化,还能促进数学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进而形成数学知识的网状体系,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数学阅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不但要了解文本的大意,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找出数学文本的关键词,进行勾画或标注。通过数学阅读,对数学知识具有整体认知,筛选出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识点[3]。
        例如: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几分之一”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把月饼平均分成2块,每款是月饼的一半,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段数学文本中“平均分”是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关键点,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时,需要教会学生找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抓住数学知识的要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二)培养小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要注重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利用提问的方式,理清自己的思路。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小张和小李分别从教室和图书馆出发相向而行,小张每小时行进速度每小时6公里,是小李行走速度的1.5倍,两人半小时后相遇,问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公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进行分解,提出质疑,比如:什么是“相向而行”?,“小张行进速度是小李的1.5倍,小李速度是多少?”,“两人半小时后相遇,两人各走了多少路程?”,通过一系列提问并逐一解决,学生自然会得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重要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中,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合作讨论的机会,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比如: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等。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时,教师需要设置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合作讨论时间,密切关注学生合作探索过程中的动态,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小学阶段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对学生预习、复习质量进行抽查。此外,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赢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在在家庭环境发挥出监督和疏导作用,从而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小学生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结束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前提。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教师和家长长期共同教育的结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日常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家校合作,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稳定性,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志艳.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J].学周刊,2012:148-149.
[2]邹妍,邹颖.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5-135.
[3]梁宇,袁俊.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0: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