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张桂琴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张桂琴
[导读] 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还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优良传统。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  张桂琴 816099

摘要: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还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优良传统。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的便利,将西方先进文化带入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作为炎黄子孙,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需要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小学语文是中国文化的具体展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更具教学优势。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措施进行分析,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伴随西方先进文化而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还伴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挑战。为了防止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畸形发展,出现崇洋媚外的态势,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奠基时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中华优良传统的教育。
        一、以故事教学进行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中华优良传统包括爱国、利义、仁爱、勤俭节约等丰富的内容,蕴含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中国优良传统,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学语文教师角度来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这一特点,可以此为突破点,利用故事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优良传统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例如,人教版中有《晏子使楚》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此为基础,渗透爱国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在国家有难时,都能够像晏婴一样,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尊严。还可从《将相和》这篇故事中,引导学生明确知错就改,继承“利义”的优良传统。通过《朱德的扁担》这一故事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还可以教育学生,革命前辈通过艰苦抗战,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因此,需要心存感激。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二、以教材内容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生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是既能够保证知识的吸收,又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而为了相应新课改的号召,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将很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关的经典文章纳入其中。无论是选取的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小说,其中都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针对小学语文教材改版后的优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提升自身的兴趣,进而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爱国”这一中华优良传统相呼应。通过利用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以及奉献精神等的教育,提升学生对“利义”、“仁爱”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2]。例如,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时,需要契合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奉献与关爱的教育,与中华优良传统中的“仁爱”相结合进行渗透。通过《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


利用教材的内容的引导,结合教材的优势,可进行中华优良传统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多媒体手段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渗透的效果。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对于一些网络游戏、动画以及电子产品等比较感兴趣,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升中华优良传统的渗透效果。通过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多媒体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3]。例如,在进行中华优良传统的渗透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关于《三字经》等拍摄成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包括《孔融让梨》、《囊萤映雪》、《孟母三迁》等动画,在播放过程中,要趁机进行优良传统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以及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帮助学生养成这样的良好品格,从而达到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还可以将《黄山奇石》、《日月潭》等文章中描述的国家景观采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帮助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以丰富的课外活动渗透中华优良传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渗透,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45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课外活动时间更加充裕,且可以利用的内容和空间更加广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借机会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的活动包括课外作文竞赛,课外调查,通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及帮助家长做家务等活动,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带领学生到革命纪念地或者本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地进行实地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珍惜和敬仰。并对革命英雄充满敬畏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维护国家尊严,效仿革命英雄的爱国、爱人民精神,从而不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4]。
        结束语:
        综上,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蕴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精神支柱的作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持本心,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利用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课外活动的优势,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保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瑞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 语文课内外, 2019, (14):53-53.
[2]李永芳.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 科技资讯, 2020, 18(9):141+143.
[3]曾春东.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19, (33):11-11.
[4]王艳辉. 语文教学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 青海教育, 2020(3):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