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分析 刘辉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刘辉
[导读]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着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这就表明了教师的教学不只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小学生的应用题解答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过水坪镇福炎中学  刘辉  421661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着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这就表明了教师的教学不只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小学生的应用题解答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应用题教学方面强调要达到“熟练”“比较”“会”这三个层次,即要求小学生不但会解答应用题,还能够熟练、灵活地根据生活经验解答应用。
        一、小学生应用题解答现状
        (一)缺少细心和耐心
        目前高年级小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普遍缺乏细心和耐心,其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应用题题相对比较轻视,其认为数学应用题只要掌握正确的结题顺序就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因此其在做应用题题时,往往只追求速度,没有认真审题,由于缺乏耐心导致应用题题结果经常出现错误,很容易丢失分数。二是应用题题应用题步骤相对比较复杂,小学生很容易对此心生畏惧,导致学生缺乏耐心,无法认真完成应用题。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对于一些简单类型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可以轻松应对,但是如果应用题过程比较繁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的解答,对应用题结题过程缺乏逻辑性思考。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难以把握。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数学应用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搬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比如:小华打出租车去机场接朋友小明,到机场的时候小华一共支付了47元成车费,已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燃油费为1元,超过三千米之后,每千米按3元的价格收费,问,小华打车的地点离飞机场多远?
        这类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而此题的解答需要高年级学生明确出租车运营的两则情况针对性地解答题目。可以设小华离机场的距离为X千米。
        情况一:0<X≤3;情况二:X>3。
        根据题意可知小华支付乘车费为47元,大于10+1=11元,所以第一种情况被排除。
        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小华离机场的实际距离,可以得出以下算式:
        (X-3)?3+10+1=47;
        以此计算出X=15km。
        所以小华离机场的距离为15km。



        (二)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基于知识点之上的有效互动,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基于知识点理解之上的有效沟通,简而言之数学教学其实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所以在高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互惠互助,拓宽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机合作,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亦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实现教育目的。
        比如在下面应用题教学中,让高年级小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解答计算下面的应用题的问题:“五一假期间,社团组织35人乘船去张飞庙(重庆市云阳县)游玩参观,可供学生乘坐的船只有两种,第一种船只可载客12人,第二种船只可载客7人(出船员外)。请根据题意解答以下的计算以下问题,问题一:‘请罗列出三到四种乘船方案’;问题二:如果第一种船只的租金为250元/天,第二种船只的租金为170元/天,那么以上罗列的乘船方案那种最划算?最少的费用又是多少?”对于这道应用题,它的开放性很高,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能够得出的答案也很多,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先自行思考,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探寻问题的最佳答案。这个过程小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的诱发,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同时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得出问题一的多种方案:
        方案一:选择第一种船只,学生通过下面计算35?12=2……11,可得出需要3只船只;
        方案二:选择第二种船只,学生通过下面计算35?7=5,可得出需要5只船只;
        方案三:同时选择第一种和第二种船只,这种方案有两种情况,
        第一类情况,第一种船只选择一只,则有(35-12)?7=3……2,可得出需要4只第二种船只;
        第二类情况,第一种船只选择两只,则有(35-12?2)?7=1……4,可得出需要2只第二种船只。
        在此基础基础上,学生计算租金就变得简单了,得出:
        方案一的租金为:250?3=750元。
        方案二的租金为:170?5=850元。
        方案三第一类情况的租金为:250?1+170?4=930元。 
        方案三第二类情况的租金为:250?2+170?2=840元。
        所以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方案一最为合适,所需要的租金最少为750元。
        三、结语
        要先提高高年级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准确率,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教给学生相应的技能技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应用题所给出的条件,在考虑全面的情况下引导高年级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高年级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宏敬.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分析[J].人文之友,2019,(6):239.
[2]李初生.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