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刘威
[导读]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极具个性化,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老师要及时的教予学生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构建出更为和谐化的师生关系,设置出相应的问题场景,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跟学生共同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数学教学课堂,分析初中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措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学校 刘威      158307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极具个性化,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老师要及时的教予学生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构建出更为和谐化的师生关系,设置出相应的问题场景,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跟学生共同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数学教学课堂,分析初中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措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性;培养措施
        1.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深入的探究数学教材的内容,把控好各类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以学生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其数学思维方面的规律,制定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并启迪学生,使用多元化的方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想等,自主的了解并提出问题。其次,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路,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精选出一些更具典型化的问题,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索,强化学生的创新认知意识。
        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首先,老师需要创建出一个更为和谐且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现,老师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肯定及赞扬,让学生可以勇敢地将自身的想法表述出来,同时营造出一种敢说敢问的教学氛围。其次,老师需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所存在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能够就其所产生的质疑问题,畅所欲言,表述出自身的观点,即使学生回答错误,老师也不可挖苦或者嘲笑学生,那样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自信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要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内动力,使得学生可以更为主动化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而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要有一种民主精神,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善于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情感很容易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学生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错了,能改正错误,这就是学生的进步,老师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要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关怀”,时刻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转化为喜欢“学习数学”。教师要细心体察学生的听讲情况,以亲切期待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3.小组合作教学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老师必须要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给学生一定独立探究时间,之后再让学生对其知识点进行交流,不然所取得的作用将会十分的微弱,甚至还会形成学生看起来会,但是做起来不会的问题。对此,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及疑虑点阐述清楚。同学之间相互进行知识的分享,老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及小组进行加分,并且要时常的变换教学方式,适当的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会使逐渐的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变得更强,从其他同学上找到自身的不足及闪光点,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4.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分层次化的设计课堂练习的形式及内容。首先,要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内容,这些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其所掌握的新知识,其类型和例题较为相近,可以直接选择该教材章节当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让学生直接解答其问题。其次,是新旧知识的练习,这类练习题需要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保持一种良好的衔接状态,会比基础练习的题目较难,在进行这类习题练习之前,老师需要让学生去复习并巩固各类新旧知识,这样会更好的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最后一类是设计一些探究性的练习题,这类练习题的灵活性会比较强些,带有较强的其契合性特征,涉及到的知识数学知识面比较广,老师需要提前设计这些带有分散性难点题目的变式练习,尽可能的减小题题目的难度。另外,老师还需要予以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的时间,让学生可以逐渐的朝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并给失败的同学创造出发展的机会,采取这种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5.优化课堂结尾
        每节数学课程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感觉到疲惫且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期,对此,老师需要尽可能的优化课堂的结尾,让学生在课堂结尾时间更好地巩固其新知识,保持较为浓郁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保持学生思维的活泛程度,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出更为愉悦的学习环境,结束课堂教学活动。
        结语:数学这门学科的艺术性会比较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始终以新课标的教学理论为主体,熟练化的使用各类数学教学有效性措施,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变得更强,同时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让学生都可以养成一个更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本质上提升总体课堂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J].杨志.新课程导学.2018(35)
[2]合作共赢突破发展——论初中数学的合作教学策略[J].侍然.试题与研究.2018(34)
[3]初中数学易错题原因分析与教学策略[J].赵红良.学园.2019(05)
[4]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顾凌燕.课程教育研究.201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