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陈露
[导读] 区域材料承载着教育目标,区域材料投放是影响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因素。

西昌市邛海幼儿园   陈露

摘要:区域材料承载着教育目标,区域材料投放是影响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当下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借助区域活动模式展开幼儿自主游戏引导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根据区域活动发展相关理论以及幼儿教学实践可知,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中的区域材料投放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混龄区域材料投放必须要更加地谨慎和注意适宜幼儿的年龄特征。
关键词:幼儿混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混龄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活动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玩耍的同时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让幼儿在舒适有趣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幼儿渐渐地会形成自我意识与探索精神,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游戏场所,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材料的趣味性、启发性以及多样性来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适应其心理需求。本文对在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中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材料的投放进行论述。
        一、混龄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的意义及功能
        游戏是孩童的天性,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每个幼儿园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混龄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往往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进程,它能诱发、支持、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游戏材料和幼儿教育关系极为密切。作为教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问题。
        二、幼儿混龄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
        1.材料投放需要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教育目的性。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入行时必须要学习和牢记的。在幼儿混龄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也一定要注意其安全性,为幼儿挑选材料时,应该选择无味、无毒、对幼儿没有存在伤害隐患的原材料,组织前和使用是都必须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幼儿的安全。
        同时,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入使用应与教育目的密切联系。应依照相应的区域种类,挑选相对应的材料,材料的选择应与幼儿身心发育特征相符。比如,在引导幼儿开展《水的沉浮》科学活动时,为幼儿提供石块、木头、鸡蛋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
        2.投放的材料要具有一定层次性和丰富性。
        即便是同样年纪的幼儿,由于个体间的差别,发展水准不一,而投放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有计划性地对投放的材料进行选择,在选择材料时,需经过反复思考推敲,投放顺序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进行投放,这样在幼儿活动时既有一定的层次性,还可以对幼儿成长的过程提供不同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包括数量多少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多少是指要分布在幼儿区域活动的各个角落,可以保证所有幼儿同时进行活动;质量方面是要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开发幼儿在各个年龄不同的智力阶段,并且考虑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必须做到各个智力阶段的幼儿都得到满足。
        例如:串珠游戏,其能够让幼儿将简易的珠子穿插起来,也能够让技能较为理想的幼儿根据珠子的颜色、大小以及数量的差别分开穿插。再比如剪纸,对相异技能层级的幼儿,也能够分别将白纸剪为长方形或多边形、沿图形虚线剪裁等多类层级,尊重幼儿的差异性,迎合幼儿的不同需要。



        3.材料投放要依照幼儿爱好与需要投放
      在幼儿混龄区域活动中,需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与教育目标、教育主题、内容之间的结合点,观察并记录幼儿反复追问的问题、突然出现的行为和新的兴趣方向,根据幼儿的这些发展需要,并结合教育目标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以及材料。让幼儿乐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作用于环境,让幼儿积极有效地与材料互动,保持长久的兴趣,增进幼儿交往、迁移等社会性的发展。材料是区域活动的承载物,应供应幼儿喜爱的材料,让其能够手脑并用,探索未知世界。
例如,依照幼儿爱好涂鸦的特征,在美术教育阶段,投入各类彩色笔、固体胶、纸盒以供幼儿挑选,幼儿依照自身的爱好涂写、粘贴,使用各类材料。
        4.材料投放需具备操作性并且随时更新。
        学龄阶段幼儿认知受限于具体形象思维,幼儿通过操作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不同年龄的幼儿因认知水平、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各异,所操作的活动材料有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只有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兴趣及时调整、更新材料,才能让材料具有适宜性,如:在幼儿进行混龄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备好纸张、胶棒等物品,使幼儿能够通过心中所想来选择材料进行制作。保证幼儿随时可以更换材料来完成加工、重组、改造等活动,最后将幼儿所完成作品摆放在室内安全的展示区,使幼儿之间可以进行欣赏,这种做法可以充分展现幼儿的作品,同时还能够提升自信心。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将材料全部投放,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进行有序划分、合理分配之后在分批投放,并且保持材料的换新频率,激起幼儿玩耍欲望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发现材料带来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和随时更换手中材料,比如,在幼儿进行折纸游戏中时,刚开始幼儿喜欢折自己会折的纸样,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就会厌烦这种单一的玩法,教师发现后可以更换纸张,增加折纸难度重新教新的纸样。同时幼儿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一定要细致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混龄区角活动材料。
        5.材料投放要具有稳定的计划性和特色性。
        幼儿在进行混龄区域活动时,材料的投放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具有稳定的计划性,教师在进行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对材料的最大接受程度,把幼儿最适合的且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进行分类发放,使幼儿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对材料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发投放乡土特色材料,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的重要性,适当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主性,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广开渠道,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材料。幼儿园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探索将乡土材料巧投于活动区之中,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更具实效和地方特色。
        混龄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释放天性,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区域,它能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使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得到促进,社会性发展得到促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教师和环境”已构成了现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当前探索和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学会利用环境和活动材料说话,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们在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学习,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十所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论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冯秀华,2015
[3]让幼儿们拥抱大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创建幼儿园特色[J]李夕,2016
[4]浅谈混龄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陈灵丹,2018(10)
[5]我运动 我选择 我快乐——浅谈户外混龄活动对幼儿的影响[J] 李涛,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