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邵东升
[导读] 数学是我们解决一切科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是科学之母。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思源集团学校湖北十堰    邵东升    442300

摘要:数学是我们解决一切科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是科学之母。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学生以后的发展、深造密不可分。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简单枯燥的学习难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数学的学习成绩成正比关系,数学学习兴趣越低,数学学科学习成绩越低,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培养学生初中数学兴趣的重要性无容置疑。下面就分析一下如何培养学生初中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效率;有效方法
        引言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们以独立自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所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和传统的学习或者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有效教学呢?本文将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这句话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之情,但有时可能会限制学生和老师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老师课堂上不苟言笑,学生在下面大气不敢出,一堂课下来变成了一堂训话课,课堂效率可见一斑。学生这种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不仅会使老师身心疲惫,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转换角色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组织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去主动的接受知识,思考问题,使思维得到开发。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职责、作用的发挥对课堂有效性构建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课堂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教师想要发挥主导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首先,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因为人才教育势必要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衔接。在新时期下,我国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发生了改变,我国也适时推动了教育改革,教学思想、内容等均出现变动,作为教育者,广大教师必须尽快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获取专业知识的前沿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具体方式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和讲座之外,还应积极开展组织学习,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渠道获取新知识。其次,将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要学会将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效果更佳。例如,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呈现的时候,它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便于学生理解吸收,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数形结合、归纳总结等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增大教学信息密度。最后,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能力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可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旁听优秀教师讲课,从他们的教学中获取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能力。其次,做好课后的反思总结。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以客观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性地做出改进,避免相同错误的再次发生。
        3.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优生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与其学习方法得当有关,学困生学习情况难以改善也与其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关。为了促进培优补差工作的有效进行,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方法,在学优生讲解自己学习经验时,学困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之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我。对于学优生自身来说,每一个学优生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听别人讲解的过程也是自己查缺补漏的过程,并可以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解决自身已经存在的学习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分别举行一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学期中的学习交流主要集中于前一阶段所学习具体知识的经验,由于不同单元的知识体系不同,对学生的要求有所差异,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学期中的学习经验交流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期末的交流活动主要集中于整册书以及整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提高来说有较大的帮助。
        4.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在实际中发展的,我们学习数学也要回归于实际生活。虽然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要求学习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经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生活实际的例子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来引入知识点,当数学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产生共鸣时,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例如,我们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箱子,在箱子中放入不同颜色的小球,选取学生到讲台随机摸球,感受实际生活中某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概率,换不同的学生摸球,概率总不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去感受概率,理解概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与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学习中,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然,不论我们具有多么丰富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亲身实践和应用的话,那么这些知识都将毫无用处。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应该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书呆子”的世界解放出来,以此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光友.探讨初中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6.
[2]牛桂花.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8-79.
[3]向铭宇.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几点建议[J].经贸实践,2016(24):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