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之笔”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王瑶容
[导读]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十分注重课堂的导入,而课堂的结尾部分因为教学设计、时间等等因素的影响常常被忽略,这往往使一节课堂显得头重脚轻、虎头蛇尾。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城北中学 王瑶容  355000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十分注重课堂的导入,而课堂的结尾部分因为教学设计、时间等等因素的影响常常被忽略,这往往使一节课堂显得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殊不知,课堂的结尾是一节高效课堂的点睛之笔,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梳理知识、反馈教学
        一节45分钟的课堂是短暂的但也是漫长的,从心理学、记忆的角度,前面所学习的知识是容易被遗忘的。课堂结尾的知识小结,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知识,是课堂结尾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也是比较省时而有效的策略。例如:利用板书小结梳理、小结本课知识,这也是教学中老师最为常用的小结方式之一。利用板书有利于梳理知识、便于小结,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也是很好的回顾、巩固。在教学中如果时间是充裕的,还可以让让学生根据板书或者教材自主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更能加深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巩固知识。
        (二)有效延展、反馈教学
        培养学生在新情境、新材料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思维迁移能力它是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指标,也现在中考的能力考核的重要要求。思维迁移能力的提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使之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激活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要我们联系社会生活的重热点问题,时政问题,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的结尾小结部分,我们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社会重热点问题、时政内容,通过题目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解决,学以致用。例如:教学八上《维护国家安全》一课,在课堂最后,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实施,问问同学们“你会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通过这问题探讨,学生通过分析、作答自主巩固知识,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内化,更培养了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大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补缺补漏、反馈教学
        在一节课堂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45分钟的教学达成所有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结尾部分,我们也可以留些时间给学生自主反思,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考能力,这对于改变学生思维惰性,培养问题意识,增强升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结尾中,我通常会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通过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疑惑,教师帮助解决。利用学生的疑问,教师的讲解,达到补缺补漏,有助于重点知识的巩固,也助于知识难点的再讲解,反馈教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重点知识的巩固或者问题比较的简单,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当回“小老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解决问题,这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能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改变学生思维惰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提问更易于得出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这种对问题追问的再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大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同时学生努力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字符探究、思考、分析与归纳,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因学生自己的路径而生动起来。在探索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四)升华情感、反馈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节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更是一节育人的课,通过课堂的结尾的设置更可以升华情感,反馈教学。在我们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谈谈你的收获体会感悟”,还有课堂结尾播放相关的歌曲、视频达到升华的目的,还有写标语、写赠言等。这些课堂小结的方式往往更能够升华情感,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教学七上《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最后让孩子们写下生命的箴言,提升对生命的感悟;教学八上《爱在家人间》,让孩子们写下对父母最想说的一句话,更是对父母感恩情感的升华。例如,在九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一课中,最后播放今年抗击疫情中的感人视频、歌曲,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高度升华,自觉培养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有结尾的教学智慧。教学结尾方法很多,教学设计中课堂结尾策略是预设的,而教学结尾方法策略的处理、应用主要根据教学内容,也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机智处理,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这是一节成功课堂所必须的。
        “给力”的课堂结尾可以成为一节高效课堂的画龙点睛之作,有效的提升课堂质量,让人回味无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