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韩超
[导读] 随着当今教学理念的改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发现,当下物理课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  韩超 467000

摘要:随着当今教学理念的改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发现,当下物理课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为针对核心素养教育,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布置,基于实际情况深刻分析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理念,掌握其基本内涵,并借助于新颖的教学方法,全面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物理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探究与责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引言
        就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来看,指的是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中,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相关的关键品质以及能力,同时它也关系到学生情感、态度、技能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积极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观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初中物理教育发展进程较为缓慢,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然而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学生是附属,教师为中心”依然活跃,这种教学理念能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但并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长期如此,极易散失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其创物理观念和物理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教学方式的限制
        在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填充式”的强行灌注方法,这种方法却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愿意去思考、不会去思考,最终大大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三)实验探究不足
        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物理实验是按照教师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而很多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结果,忽略对实验过程的思考,更多时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探究实验,培养出的只是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兴趣,无法真正引发学生内心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散失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其次,当前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是“看实验、听实验、验证实验”,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这一新现象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教学效果仍是和教师演示、学生看实验并无差别。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一)添加生活化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物理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生活化素材导入新课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比如在“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家中常见的纸杯制作“土电话”,将两个纸杯底部穿孔,系上细线,拉直就可以实现通话,这一过程有趣且生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时学生就会具备“主人翁”意识和课程参与意识,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并认为学习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再认为物理课程是一门单调且枯燥的学科,并在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学生物理观念也在此过程中形成。
        (二)利用信息手段创建情景,培育学生的物理思维
        当下教学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术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建交流情景,将学生全身心带入到课堂中来,提升物理课程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无形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构建出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进行适当的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大气压强”概念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用硬纸片盖住装满瓶子的水,然后迅速倒置的实验,视频显示,水居然没有流出来,同学们大吃一惊,通过这样一种多媒体、课堂讲解相融合的方式,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效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再比如在进行“惯性”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具体步骤,再在其中添加一个“货车”和“小轿车”的对比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相同的速度,“货车”刹车制动距离更远,进而得出“惯性和质量有关”的结论,并通过这类生活化例子的直观了解,原来物理学习是一件充满逻辑性和趣味性的过程。在视频结束之后,教师提问同学对于观看这本此实验的观后感,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通常会积极踊跃的发言,好奇心浓重,教师再进行侧敲旁击,让学生充分掌握本“惯性”的概念和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发现,还存在核心素养轻视化、实验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师要加大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物理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团健.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33):124-125.
[2]冯大元.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8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